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會運動
香港工人列傳
你能感受到一種堅固的氣息。時代再怎麼崩壞,他也能擋在眾人面前。
國殤之柱、民女像、六四浮雕壁畫遭強拆後,他們寫下自己的記憶
被三間大學強行拆遷的六四雕塑展品,見證學生成長,連結校園內外,不限地域,不限時空。「在歷史洪流下,它成了有生命的實體。」
外賣車手罷工後記:在演算法和馬路之中,他們仍然不堪一擊
這次「後工會時代」的工運,車手們得到了多少?「平台經濟下,我們不是在應對一間公司,是應對一個電腦,應對整個系統。」
我城的鬼魂:論《花果飄零》與本屆金馬獎的香港電影
當今香港的電影,正在戲院中不斷流動與拼湊,成為濃厚的集體記憶。
正能量密碼:做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媒體人
煽動民粹,有償新聞,當政府喉舌……系統就是這樣運行。我們勸自己:你若光明,結果就是公司倒閉,全員失業。
為了活下去,中國LGBTQ組織改名、商業化、接軌主流價值觀
「即使都關門,還是會有新的組織出現。」
【全文】鄒幸彤「六四煽惑集會案」自辯詞
如果法庭一定要用煽惑、被煽惑這些字眼,不如說,是香港人煽惑了我要按良知行事。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
「我們現在繼續做的,也會成為國殤之柱故事的一部分,這就是我想要的,讓它去反映香港民主、自由的狀況。」
專訪職工盟:三十一載工運路,歷史留了未來的城堡
「你先要保留這些故事,其實最令人害怕的是這個故事而已。」
辭職潮下的議助們:誤打誤撞入行,念念不忘地離開
跟隨區議員入主地區的一眾議員助理,有新手老手,有學生也有社運搞手,惟議員大規模辭職,議辦關閉,駐定他們的職業生涯皆短暫。
評論|
呂頻:吳亦凡的倒下,是女性自我改變的勝利
比吳這個人倒霉更長遠的效應,是女性權利共識的再次被推進,是男性權力共同體成員受到震懾,以及主流社會再一次確認女權的存在。
專訪色情片創作者寶麗塔·巴佩爾:指責色情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觀點
寶麗塔擔任演員、導演、製片、選角導演和策展人,期望女權主義能夠在色情片搶回性愛陣地。
1
...
17
18
19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