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東南亞華語勢力在金馬:因為中國電影不來了,他們才被看見嗎?
其實,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中國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
主流,去死吧!—— 屬於怪咖、異類、小眾、弱勢的第 57 屆金馬獎
觸及了許多香港人心底傷痛的電影,都刻在金馬獎入圍名單裡,金馬獎是屬於台灣的,但這一屆對香港人別有意義。
她進了好萊塢,卻被問「妳知道怎麼做人腦炒蛋嗎?」
2020年金馬獎前夕,李宛蓉受邀返台,與李安、是枝裕和、Ken Loach並列講師,談她所「品嚐」出的電影滋味。
導演鄭有傑專訪:《親愛的房客》是同志片?家庭片?還是懸疑片?
為什麽異性戀的愛情電影我們叫愛情片,但是同性戀的愛情電影,我們就叫同志電影?
2020金馬獎全局預測:別忘了一個獎項最重要的
《消失的情人節》贏面不大?黃信堯的獨白仍有用?香港電影佔了議題便宜嗎?《孤味》是「國民電影」?
胡又天:〈我的祖國〉,難再複製的經典「紅歌」
2016年的龍應台到2020年的歐陽娜娜,加上意外中槍的林志玲,六十多年前譜成的韓戰電影主題曲,何以仍能掀起人心波瀾?
中國電影全面撤出,2020金馬獎折射出何種「台港連結」?
金馬獎曾是包容兩個香港的平台,當合拍片跟隨中國電影也缺席,卻有一個哪怕遍體鱗傷的「新香港」,在金馬被世人看見。
評《同學麥娜絲》:如果人生到了某個不上不下的階段
「笑著笑著就哭了」的表演典範,這可能更是今年台灣大銀幕上讓人記憶最深刻的單場戲⋯⋯
我們跟著美國駐台人員腳步走趟金門:兩岸開戰,它是否屬《台灣關係法》範圍?
美國在台協會在一則貼文中提及「金門是台灣的一部分」,他們是否認為這與《台灣關係法》或有出入?我們得到了意外的回覆。
專訪《手捲煙》導演陳健朗:你以為找到了自己,但什麼是自己?
陳健朗想將自己喜愛的元素放進第一部長片裏——曾在香港電影中隨處可見的兄弟情誼。
《無聲》柯貞年專訪:戳開傷口是一個有點複雜的過程
「邪惡還是持續存在,但是值得我們努力。」
達明一派REPLAY演唱會:壓抑一年後的首場眼淚
香港以至世界因動蕩而牽起的無力、寂寞、混亂、自我安慰,在隔離近一年之後,全在首場爆發出來。
1
...
42
43
4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