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大佛普拉斯》拿下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黃信堯,新作《同學麥娜絲》於今年的金馬獎計有9項入圍。如果一位導演的首作太過亮眼,我們自然就會對他的第二部作品抱有超高期待。然而帶著這樣心情去看《同學麥娜絲》的我,卻不免略微失望。
電影不好看嗎?當然不是。但超越了《大佛普拉斯》嗎?恐怕也沒有。人生有起有落,相近的題材與敘事技藝配搭出的整體觀感,也有加有減。而延續同一種風格對創作者的最大考驗其實是,如何在自己的熟稔的創作模式下找到新意。
在《同學麥娜絲》裏,這種「新意」是故事本身變得更日常、讓人更有代入感。生而為人都很辛苦,四位中年男性的失意人生也很容易引發觀眾共鳴,幾乎每個人都能從片中找到一小部分相似的自我。
答案本身就是混沌
如果說《大佛普拉斯》是在鄉下邊緣人的故事裏呈現了有力的社會諷刺,《同學麥娜絲》就是用鄉下小人物的故事串連起了各種無奈現實:中年不得志,女神變神女,夢想實現不了,明天也不會更好;人生猶如一團亂麻找不到答案,因為答案本身就是一片混沌。社會面的諷刺當然仍在,對地方選舉和房地產廣告的戲謔也都好看,但少了些幾分魔幻寫實,多了幾分四平八穩的生活質感。
從結構來說,這一部更為鬆散。豆瓣上有短評說劇情像流水帳,我反倒不覺得劇情本身無味,問題可能是出在敘事手法與剪輯。《大佛普拉斯》裏鮮活親切的「旁白」沿用到這一部裏有些使用過度:四位同學故事的所有人物關係乃至相互銜接全靠旁白完成。用「旁白」敘事在前作裏比較適切,是因為上一部的結構是在「窺看」:觀眾看戲中人,戲中人又被觀看,所以打破第四面牆的「講戲」是水到渠成。但這次的結構是一組多線敘事的日常故事——而且也沒有要真的拍成「偽紀錄片」,於是「我」的存在好像就只為了串連起四位同學的人生腳本,動輒跳出來解析一下他們的內心活動、提示一下關鍵信息。觀眾不時被打斷,就感覺看了一個又一個片段。
不變的是創作者對弱勢群體的共情和具有人文關懷的敘事視角。「普拉斯」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平素很難被注視的邊緣人,「麥娜絲」則集結了生活中種種看得到的苦悶小人物。
創作者可以自我重複嗎
結構不夠渾然之餘,僅管「普拉斯」和「麥娜絲」都是黑色幽默風格的悲喜劇,但「普拉斯」的內在邏輯極為圓熟:南部低下階層的小人物連神明也不眷顧,生與死都留不下什麼痕跡。悲涼內核被詼諧道出,這種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馭力是三年前該片令人驚艷的原因。而「麥娜絲」是既帶有「療癒」色彩又想延續「普拉斯」那種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生荒誕感——尤其看到「閉結」和「肚財」一樣橫死時,你會感到很熟悉,「運命」難以對抗的底層悲喜劇再度上演。創作者可以自我重複嗎?當然可以,但「閉結」的死更像從天外飛來一筆,比「肚財」的死突兀許多,雖然還是充滿諷刺的「上天安排」,但讓人覺得有些刻意,更像經過特意設計的人生無常。
如果純以諷刺的力度而論,前作其實已經相當難超越了——對台灣的政商關係、階層結構和媒體囧態都有全方位的辛辣批判,這一次諷刺的重點則主要落在「地方選舉」上,其中仍有不少巧思,包括婚禮和葬禮一前一後的對仗(「閉結」的死從而有些功能性),但因為主題更單一聚焦,所以衝擊力會沒有前作那麼深刻入骨。尤其多線敘事下,個人面與社會面的勾連融合難度更大,四位同學的故事又有強有弱,綜合看下來的完成度就相對遜於前作,而更輕鬆平庸了些,也更像一部私電影——又或許這種鬆弛感,本身就是這部電影希望傳達的狀態。
當然,「麥娜絲」不是一部純粹減分的作品。其中有很多讓人過目不忘的段落,演員方面,劉冠廷飾演的閉結,當屬今年金馬男配角的提名遺珠。他把這個「講話結巴」的角色詮釋得足夠到位,尤其最後「回光返照」不再結巴為施名帥搖旗加油助陣「明天會更好」的那一場,可能更是今年台灣大銀幕上讓人記憶最深刻的單場戲,完全是「笑著笑著就哭了」的表演典範。而影像方面,雖然這一部的「電影感」不及前作而且運用了大量特寫,但「罐頭」最後一次去找麥娜絲那場戲裏,鏡頭的調度依然很見功力。
從「普拉斯」到「麥娜絲」,不變的地方是創作者對弱勢群體的共情和具有人文關懷的敘事視角。「普拉斯」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平素很難被注視的邊緣人,「麥娜絲」則集結了生活中種種看得到的苦悶小人物。同樣是眾生皆苦,前者基調上冷得不動聲色,後者則多了些暖意,命運如草芥的絕望感也被消解了不少。
訴說過一整個世代的台灣男性悲喜之後,台灣女性的故事想來也有各種值得挖掘的維度。
台灣本土創作路向如何延續
我當然很喜歡「普拉斯」那種昇華出悲憫的有力表達,但沒有那麼沈重的「麥娜絲」其實更貼近生活的本來樣貌,這不是一齣讓人帶有獵奇感去觀看的社會斷片,故事也不是奇聞軼事,它呈現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宿命。人生到了某個不上不下的階段,所有理想和夢想都變成了怨嘆,怨嘆過後,無解的部分還是無解,中年危機本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說看完「普拉斯」我們還能去怪世態涼薄,看完「麥娜絲」可能就也只能苦笑一下,然後繼續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困境中。
導演黃信堯在連續兩部作品裏的標籤風格都是台灣鄉土、小人物宿命、畫外音間離、黑色幽默寫實風。這種非常台灣本土的創作路向未來會如何延續是最讓人拭目以待的。「麥娜絲」從形式到內容都比較像是「普拉斯」的承接,驚艷發力的首作之後,這部更像是回歸日常的鬆弛呢喃。而如果再有下一部相仿的題材,我個人會很期待看到一些更飽滿的女性角色——目前這兩部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各種豐富的台灣鄉下「男性小人物」形象,不過女性大多還是比較扁平的功能型的角色(包括女神麥娜絲)。訴說過一整個世代的台灣男性悲喜之後,台灣女性的故事想來也有各種值得挖掘的維度,所以也讓人期待創作者以後會否在這方面有所探索。
現實殘酷,世間無情,但戲謔悲嘆之餘,溫柔的心意還是能療癒人心。可能就像導演本人所說,世界就是這樣,千萬不要絕望。哭哭笑笑過後能夠「不絕望」的餘味正是「麥娜絲」最為珍貴的部分。而兩部作品一加一減過後,這種道地台灣的創作能量未來會怎樣細水流長,我們也可以悉心期待。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