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影視
《追殺夏娃》:這時代政治正確當道,她卻不為「觀眾」而活
《追殺夏娃》完全反其道而行,故事之中真正掌握權力、可以看破全局的角色,全是女性,一切的善與惡,也都來自女性。
評論|
當飯圈與意識形態「合謀」:出軌藝人能飾演毛澤東嗎?
粉絲眼中,「正能量」類似於一個存錢罐,偶像們參與的意識形態工作就像一枚枚硬幣,萬一出現負面輿情就可以倒出來為他「贖命」。
為什麼《愛‧死‧機械人》第二季不好看了:無以為繼,還是風格累積?
神采雖遠不及第一季,但我們也可不理會「用新一季來檢驗片集系列的韌性」這一套路,而把整個系列視為一個持續增加收藏的合集嗎?
你是什麼階級就要接受什麼命運:《小捨得》真的批判了中國教育現狀嗎?
這部電視劇本想以教育問題揭開中國階級固化,反卻表明了現實中只有權力上位者才有更多選擇,下位者的 「僭越」要付出更多代價。
《愛·死·機械人》回歸:講科幻有哪些方式?
科幻怪談下的人類文明。
流離失所或有水之地:2021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2位焦點影人與香港單元
「有人說,若你生於有水之地,或是在海邊出生,你終將回到水邊。那股『海的崇高』將會永存你心。」
娛樂觀察:鄭爽引發「陰陽合同」爆雷,炸向何處?
「陰陽合同」是限薪令的備用方案,而演員的薪酬證明行業價值的標準早已回不去了。
《進擊的巨人》是國際政治縮影?為何昔日尋覓自由的,如今卻肆虐一方?
昔日的抗爭者成了現今的肆虐者,雞蛋與高牆之對立的政治邏輯失效了,《進擊的巨人》演變成一場國際政治的縮影。
2021奧斯卡臨別一瞥:除了政治正確和美學高度,還可以怎樣表彰一部電影?
奧斯卡獎常常不是頒給最好的,而是綜合知名度觀眾緣、媒體聲量、當下代表性、回應社會的角度及議題敏感性、美學成就的結果。
2021奧斯卡快評:是身處絕境,還是可以療癒大家?
《游牧人生》是不是真的能成為永世流傳的經典,實在難說,但被疫情考驗的時代,世人需要這樣的療癒。
原住民導演與轉型正義:17部台灣原住民紀錄片能夠告訴你的
「拍電影對綿羊有害嗎?」「拍電影對綿羊有益嗎?」「既然拍電影對綿羊無害也無益,那為什麼要拍呢?」
被批辱華之後:5個關鍵詞細讀趙婷與《Nomadland》
弗恩是被那個萬惡的資本主義機器甩出來的邊緣人嗎?是被那個永不饜足的城市碾碎的低端人口嗎?
1
...
36
37
38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