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紅線」在哪,為什麼不給藝術家清楚知道?|香港戲劇協會被削資助事件
文明社會裡公民守法是常識,但當人們經常聲稱「會守法」「要守法」,說明其對意外違法何等恐懼。
歷史中的真相與離散:許雪姬看見的「台灣史」
歷史能否為我們提供一條理解台灣的新路徑?
行走東京尋作家蕭紅:八十八年後,「東京在落雪,好像看到了千里外的故鄉」
我帶著她八十多年前在此寫過的文字,來到神保町;而在富士見町二丁目九番,消失掉的五號,隱隱讓我感到不安。
在紐約辦一次中文獨立書展:飄洋過海的地下出版物,和兩家離散華人的紐約書店
「天南地北的參與者們,立場各異,背景不同。但都是人在異鄉、生逢亂世,大家都逃不開『離散』這個緩慢而深刻的過程。」
《賀瓏夜夜秀》受台年輕人熱捧:大選前後,那個葷素不忌,「沒在怕」的氣場
只是隨著中國言論自由和娛樂政策的一波波緊縮,未來對突破敏感、禁忌與爭議的脫口秀內容之期望,或要更多放在台灣的節目中成長?
他是性愛影片創作者:穿上制服不是為了扮演誰,而是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豪曾是瑜珈老師,現在是性愛影片創作者,他愛文學,藝術,菲林照片,並在網誌內不斷書寫自己的家庭關係。
在人工智能年代被冷待,是誰給香港建了一堵牆?|工具人
從來都是尖端科技亞洲第一試點的香港,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年代跳過?
評論|
中國女權與世界接軌的三十年:在絕境中不斷出圈,行動者的變與不變|端對談
「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賦權,我們依然要去思考:要把話筒給誰?」
前香港區議員選台灣立委:明知不可為,當港人參政領頭羊
「透過選舉才有話語權,我才能把香港價值傳遞給台灣人。」徐百弟沒有過於理想化,自知選不上,但意義在於給在台港人更多勇氣。
評論|
南方小土豆:嬌妻文學撐不起內循環旅遊業的「潑天富貴」
假設這一切都未能奏效,符號消散後究竟會剩下什麼樣的空虛和惶恐?
影響台灣大選的「聲音」:從地下電台到TikTok|音頻報導
台灣的媒體發展與民主化進程關係密切,媒體風向的變化,形塑出不同的選戰風景。
金球獎《奧本海默》五獎掄元:社會性死亡後,金球獎可以華麗重生?
奧斯卡名單揭曉在即,奧斯卡風向標金球獎在今年,卻是自2021陷入醜聞泥沼之後的復出之戰,成果如何,整個好萊塢都在看。
1
...
17
18
19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