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同作家紅眼遊元朗:721白衣人事件之後,元朗人如何落筆不心虛?
「他們有他們的邏輯,例如你們不夠我了解元朗,憑什麼覺得元朗不好?但這樣解釋的話,別人會覺得我很『藍』。」
英國學者夏思義的香港歷史新作,為何大賣?|端聞 Podcast
夏思義說,香港農民不是文盲,平民歷史正是歷史的核心。
評論|
Taylor Swift訂婚:不為框架,也不為反框架
重點更該回到我們的「大女主」身上:她想表達什麼,她想做到什麼。
香港編劇莊梅岩稱遭演藝學院審查及霸凌,抽走訪問影片、阻止上台謝幕|Whatsnew
莊梅岩表示:國安固然重要,但也要慎防有人以此為藉口去借權謀私、剷除異己,「犧牲了一衆藝術家。」
香港劇場人在日本:我會說在香港,燒賣和白飯其實不會一起吃
雙城往返,無論哪一個出發方向,Indi發現,同樣是返程,喚作「回去」。
在戰爭時代打戰爭遊戲
今天,當我們拿起遊戲手柄時,或許不得不問自己一句:「此時此刻,我正在殺誰?」
蛙池樂隊:當觀眾一半喊「牛逼」,一半對喊「大女人,太蒂了」
「隱喻就是一種新的語言,就是無政府主義的語言。我不能對着幹,那我就說聽不懂的。你就聽不懂我就成功了。」
「英區謝爾比」的多重宇宙:福州方言,威爾士teenager和抖音直播間裏的深夜靈魂
在英國威爾士小鎮的這家小超市,你可以接到老闆的隱藏任務。你只需要幫這個福州大叔拍攝視頻,就可以獲得免費的飲料回血。
在日中國電影人:身分認同與創作的距離
五位不同心態的創作者在日中身分認同之間拍攝著自己想要的電影。
失控的炒作後,中國潮玩Labubu還能火多久?
連著在直播間蹲了幾天仍一無所獲後,張林尉有了「退坑」的想法。「當它從提供情緒價值變成消耗精力,我就不想繼續了。」
西門町戲院群走訪:有廢墟,有轉生,也有與時俱進
「觀衆正在頭也不回離開電影院,但對更重要的,是說服電影院經營者,忘記已經老化的營運方式,必須打開更多可能性。」
獨立書店三地談:就一直做到沒辦法做下去的地步吧|香港.上海.台灣
我們就是喜歡把好的書賣給別人,這讓自己也快樂。這一次危機可能真到來了,但還是不妨抱着希望去做這件事,因為若不做,可能也沒那麼開心
1
2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