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界別共撰北都農地研究報告,建議政府保育7個「農業優先區」|Whatsnew

除了經濟效應外,農業具有景觀、生態、康樂、社區關係、身心健康等多重價值,建議政府提供多元政策。
葉子林分別在這片泥頭地和原農地上,隨機挖出兩塊表土,對比展示給記者,右為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陳劍青。攝:林振東/端傳媒

媒體是公共服務的重要一環,我們的即時報導一直免費,幫助你和身邊人獲得最新的準確資訊。然而報導不是憑空而降,依賴會員付費支持。今天加入端傳媒會員,可享8折,暢讀全站內容。

由香港學界、業界(包括農業團體及環保團體)及民間研究團體聯合撰寫的首份有關北部都會區農地現況的普查報告及農業優先區建議——《活農活現》——近日出爐。報告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城市規劃師伍美琴教授,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陳劍青等6位作者共同執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長春社、香港觀鳥會等亦參與及協力研究。(延伸閱讀:《象牙塔外的本土研究,他們要用細節打魔鬼》)

簡稱「北都」的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政府的重點城市發展計畫,2021年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先提出。2022年,成為特首參選人的李家超表示會繼續該計畫,並在成為特首後、2023年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香港融入國家大局(大灣區)的重大節點」。不過,曾有反對聲音指項目涉及香港三分一人口和土地,卻未有經過社會討論;政府亦未預計開發所需資金,有可能掏空庫房。(延伸閱讀:《倒退80年?一個顛覆了整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土地發展修訂》

北都開發區域包括香港北區(如粉嶺、古洞、羅湖),以及元朗區北部及洪水橋,恰是香港常耕農地最主要和大片的分佈區域。2023年10月,港府發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預計在今年底(2024年)展開公眾諮詢及敲定項目方案、2027年啟動收地程序,涉及包括農地在內的各類土地。然而政府關於北都的規劃中罕見農地/業政策,漁護署對全港「農業優先區」的研究報告也已延誤兩年未有發表。

是次《活農活現》報告,意欲在政府規劃前期,主動率先檢視區內農地資源,以提供兼備數據支持及實地考察的政策建議。團隊指現今農地用途多元,「已不侷限於初級生產」;在城市發展、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及戰爭影響下,更應肯定農業的多元價值。團隊「希望提出區內重點、高危農地資源給政府參考」,「建造一個更有韌性的香港」。

官方報告延遲、統計缺實數

面對香港農地的不同規劃問題,香港政府於2016年提出以「農業優先區」模式保育優質及較大面積土地,顧問諮詢也於2018年展開,原協議於2022年8月完成。惟該研究已延誤兩年漁護署解釋除疫情影響外,「須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並指因北都邊界落定,接近元朗和北區的潛在新發展區和農業優先區被排除考慮。漁護署指將在今年就「農業優先區」諮詢持份者

「不是很清楚漁護署最終報告中會否包括北都的農地」,陳劍青向記者表示,「他們的回覆中似乎透露出一個方向,即都會區內不應有農業優先區」。《活農活現》報告指,農業優先區的公布和諮詢一再拖延,恐已讓路予其他規劃發展,「是剔除還是陰乾呢?」葉子林表示懷疑。

研究團隊想要向政府提出,「發展區內也有優質農地」,並認為「以前的規劃中也並非沒有保留的先例。」

打鼓嶺大埔田的一片有幾十年歷史的活躍耕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打鼓嶺大埔田的一片有幾十年歷史的活躍耕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的土地規劃雖然有對於農業用地(AGR)的明確定義,具有「保存和保護良好農業用地、保存有良好潛力的休耕農地」的規劃意圖,但統計存在缺口。《活農活現》團隊翻查規劃署、漁護署、環境及生態局、發展局、中央環境數據庫等多個部門的現有資料,發現在農地的面積、位置、分佈、界線等基礎數據上存在無統計、不全面、沒有更新等數據問題,關於「活躍農地」和「休耕農地」的區分統計,亦不甚明確。

研究團隊認為,香港棕地化嚴重,並且還在配合各類發展計畫而放寬農地用途,而農地現存官方數據不足、研究動機和方法局限,這對農地保育有害無益。在台灣,「農地研究」比較普遍,為民間和官方建設了掌握農地資源的能力,是次研究旨在建立香港民間首份對不同農區的現況普查,補足資訊缺口,提供農業優先區政策框架。(延伸閱讀:《疫情之下,誰替島嶼守住糧倉?台灣農運百年小史》)

「還有得救」、「建議區域連黃金期10%都沒有」

是次研究以衛星及航攝地圖為基礎,利用政府和民間團體的棕地資料,並由小組成員進行實地考察。報告提出六種農地類別:活躍耕地——菜地、果園;閒置農地;園藝用地;溫室/棚架種植;棕地及其他。其中,活躍耕地、閒置農地及棕地是團隊較為關注的三種。葉子林解釋,「閒置農地容易被疏忽」。

報告共統計出北都區域內共493.4公頃的各種用途的農地,包括186.4公頃活躍耕地、264.9公頃閒置農地。團隊指,因為想要找出適合做農業優先區的地帶,所以是次統計「閒置農地」的方法較為嚴格,相較一般統計結果會「少」;已經棕地化了的農地(AGR)、和鄉村發展用地(V-zone)、綠化帶(GB)、康樂用地(REC)等均沒有計入。

團隊亦指約186.4公頃「活躍耕地」生產力不可小覷,它們每日平均的農產品出產量可達10噸以上,「主要是菜」,大致佔全港活躍耕地的四分之一。

而棕地面積有大約701.3公頃,「全部農地加起來都沒有棕地多」,而且單算農業地帶內的棕地,就有176公頃。縱觀研究範圍內的地圖,由西向東大致呈現出,大面積棕地化——活躍耕地、閒置農地較多、但棕地面積仍然不小的橫向圖景。(延伸閱讀:《保育者發展者同質疑的「棕土優先」,其實是什麼?》)

葉子林與陳劍青走在下山雞乙的閒置農地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葉子林與陳劍青走在下山雞乙的閒置農地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團隊強調保護仍然具備耕種條件和潛力的農地的重要性。葉子林憂心忡忡指出,「棕地包圍農地,可能會變得像已大部分棕地化了的新田一樣,是不可逆的」;「打鼓嶺情況危急,但閒置農地及活躍耕地面積都是各區之冠,還有得救」;「沙頭角、丙岡等棕地未成主導(dominant)的態勢,不少農地的質量屬於 A grade」。

按照「良好水土資源」、「耕種活躍有潛力」、「地域相對完整」、「未嚴重棕地化」等標準,報告建議出7個「農業優先區」、合共約340公頃的耕地,包括馬草壟及料壆、沙嶺、丙岡及蕉徑/長瀝、坪輋及坪洋、嶺皮及鶴藪、萬邊屋至萊洞、禾坑。「目前我們建議保留的面積,連當年耕地黃金期的10%都沒有」,研究團隊呼籲政府重視農地縮水問題,為仍在規劃內的僅存農地強化功能。

「表土」決定土地肥力,棕地化傷害「閒置農地」

傾倒泥頭一直是香港農地上的法律黑洞,政府雖列明「因耕種可鋪上厚度不超過1.2米的泥土」,然而常有農田被倒入建築廢料、填土,導致土地變質、甚至變成棕地,更可能在之後的城市規劃中默默被改變土地用途。業界常形容這種行為是「偷梁換柱」或「放生違法行為」。

《活農活現》報告建議的農業先導區中也有遭受此類困擾的優質農地。比如位於禾坑的一幅優質閒置農地,Google Earth 衛星圖顯示,該地於2022年3月開始被傾倒泥頭,至今已兩年有餘。從地景上看,該泥頭地比附近尚沒有遭到破壞的農地高出一截,生長著淺綠色稀疏雜草。附近農地上則生長著深綠色的銀合歡,和不少野生龜背芋。

「泥頭倒在表土上,就已經造成了破壞,而且影響水文。」葉子林走在烈日下,向記者說明。表土是泥土的最高層,通常有15-20cm,優質土地的表土層甚至可達30cm。表土中富含大量有機質和微生物,決定土地肥力,也是固碳的重要介質。世界糧農組織指,2-3cm的表土形成大概需要幾千年。

位於禾坑的一幅優質閒置農地,於兩年多前開始被傾倒泥頭,該泥頭地比附近尚沒有遭到破壞的農地高出一截,生長著淺綠色稀疏雜草。攝:林振東/端傳媒
位於禾坑的一幅優質閒置農地,於兩年多前開始被傾倒泥頭,該泥頭地比附近尚沒有遭到破壞的農地高出一截,生長著淺綠色稀疏雜草。攝:林振東/端傳媒

葉子林分別在這片泥頭地和原農地上,隨機挖出兩塊表土,對比展示給記者。原農地的表土呈深褐色,含有不少植物根莖;泥頭地的表土則橙紅混黑,肉眼不太看得到除了泥外的生命力。「泥沒有真假之分,但有好壞之分,不是所有泥都適合耕田」,泥頭可能含有大量建築廢料、或污染物,且堆積時間越長、傷害越難逆轉,「所有保護農地的人都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

規劃署曾對這塊倒泥地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在2023年12月26日或以前「恢復原狀」,步驟通常包括移走剩餘物碎片和填土泥料,及在標註地區種草。「坦白說,種草對恢復農地來說是個裝飾。草自己也會長,而且也沒有說要種什麼草,可能種長得最快的草就算了。」葉子林指,第一點才是應該嚴格執行的,因為跟土壤修復息息相關,而顯而易見這裏的泥頭並未全數清理完畢。報告擔憂,若隨著北都開發而沒有全面的農地規劃目標與政策配套,將對現有及未來農地的質量與潛力帶來諸如此類的影響。

現有「活躍耕地」可以低科技但高產量、高價值

此外,漁護署在2023年12月發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以增加產量為主要目標,討論在農業、漁業、畜牧業等產業上的高科技與人力投放願景。但《活農活現》報告認為,除了經濟效應外,農業具有景觀、生態、康樂、社區關係、身心健康等多重價值,建議政府提供多元政策。(延伸閱讀:《搶米風潮下,都市如何應對糧農危機?》)

位於打鼓嶺大埔田的一片有幾十年歷史的活躍耕地上,種著瓜豆、蕃薯葉、青/白梗通菜等各種常規蔬菜。葉子林介紹,7-8月是香港農業的淡季,而這裏一眼望去可見豐富的農作物品種和產量,生產力可見一斑。此外,在農業生境中,水文是較重要的元素,通常有井水、水塘水、溪水等灌溉用水,大埔田使用的就是流動溪水,「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在一般的資料中是反映不出來的。」嘉道理農場曾發表《被遺忘的綠洲》報告,提供北都區內對高生態價值農地(如生物多樣性)的觀察。

葉子林認為這裏有「香港數一數二的農業地景」:「通常說生態好的地方,就是 conjunction,水陸交接位置,比如濕地。」他指這片大埔田通過農夫的農業操作,創造了許多人工濕地出來——從遠處的山回望,這裏呈現遠高近低的地勢,一節節略微下降,有如迷你梯田,因為農夫配合溪水從高往低流的自然條件,創造出這種地勢。

打鼓嶺大埔田的一片有幾十年歷史的活躍耕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打鼓嶺大埔田的一片有幾十年歷史的活躍耕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以旱田為主。但這裏的農夫利用「很低科技」的膠筒,通過「撥高、撥低」的操作,來控制放水、儲水的需求,將溪水引導到更大面積的淺水層上,也將這片農地巧妙變成可以根據季節和需求變化的水田旱田兩用田,「比如這裏是水田,夏天種通菜、冬天種西洋菜,但旁邊種瓜的地方是旱田。」這些幾十年來形成的農業運作和智慧,不僅提高了產量,甚至也提高了這片農地原本的生態價值。

「FAO的一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很多也是關於水陸交接控制的農業地景。原來香港也是存在的,只是沒什麼人留意。」

類似這樣的農地都是《活農活現》報告建議保存的地帶,團隊希望能反映農地被忽略了的價值,「不過前幾年已經有傳這裏是不是要收地了。」陳劍青指,現有的農業園發展模式,有的甚至不考慮農地原本的條件,而一律重新鋪設基建,反而令地變乾,對農戶來說是不可持續的,「農業優先區要對現有農地有多一些掌握和認識,包括現存的基建是什麼狀態。我們期待前期的諮詢和研究能包括這些資料。」(延伸閱讀:《當農業園來的時候,我們蕉徑半世紀的家沒有了》)

拿地難、輪候長

不過,納入是次研究範圍的農地,僅約佔北都農地的一半,因時間及人力所限,考慮到保育危急程度,報告未包括北都全部地方。西北的一些大農區如塱原、八鄉橫台山、元朗河背、大棠,東北的荔枝窩等未納入是次研究。

團隊亦強調,沒有劃在是次建議的「農業優先區」中的農地並不是就沒有價值或可以放棄,研究不欲建立土地等級,指未納入的地方也應「引以為繼」,並期望後續研究能延伸調查區域、覆蓋其餘的範圍。

葉子林指,農業在香港確實不是興盛的行業,但並非完全沒有——漁護署「農業復耕計劃」下,2022年的排隊輪候時間長達5.3年,而公屋的輪候時間也僅5.7年。農夫沒有地權,但地主繼續將農地作為農業用途的誘因也較小,因此存在資源錯配;農地租約週期縮短,租金上升,也令持有人和耕種人之間產生更大矛盾。「想耕田的沒有田,有田的不想耕種⋯⋯農業優先區應該要突破這個瓶頸,規劃配套產生誘因,確保農地農用,建立真正能釋放農地的系統。」(延伸閱讀:《馬屎埔,在迫遷的命運裏種一座村莊》)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