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出埃及記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1-07-09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jackhui,回應《拒絕工作:陷入「社會工廠」的當代人,需要比躺平更激進的反抗?

我覺得文章高高至上的感覺來自於其哲學視角。文章不是為說服讀者而來的,而是辯識觀念,尋找「躺平」的意義,所以給習慣「被討好」的讀者有種不被搭理的高高在上感。這種文章確實讀起來比較吃力,但吃下來還是挺有意思的。

文章從躺平現今解讀「退出競爭」開始,縱觀歷史上的「躺平」概念,最後發現「躺平」作為內卷外一種出路,必須藴含「出走」作為後續。

我認可文章對「出走」的發現,但我認為作者似乎對「出走」的認識被字面意義所挾持,才得出必然意味着更激烈與激進的生活方式的結論,躺平後的出走是否必須進入全新的社會空間?

內卷意味着的過度競爭,但其中的「過度」並不一定是其邏輯指向,而只是無法控制的副作用。躺平作為退出競爭,除了徹底走人全新社會空間,對原社會空間的重新發現不見得不是一種出路。

例如過去一段時間大陸創業的內卷,每一新行業都會引發資金內卷,過度競爭導致行業無序發展,但其出路並非放棄該行業進入新行業,而是單一資本達至壟斷後逼迫全行業躺平,才得以進入有序行業發展。

勞動空間當然不可能經歷壟斷式躺平的洗牌過程,但類推之下,若能達至躺平而不離開,重新發現原空間,所創造的價值並不一定比內卷低。不被競爭挾持,而走出另一條價值道路,不見得就弱於參與競爭。這種「躺平出走」對比起「走出埃及」式躺平,由於並不涉及對原有空間的完全割捨,對躺平者所擁有的資源並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也許更是非白領內卷者的可行出路?

2. Wessy,回應《從耽美到男男CP,女性書寫和消費的高山低谷

自閉阿涼提到陳情令厭女那段,個人不同想法: 女配加戲起火導因,應該是粉絲看到外拍片段流出後,懷疑劇方打算拍成BG(擴編女配與主CP一方感情線),這種披著耽美外衣輸出主線BG,才是粉絲憤怒點,畢竟誰都不想被BL原著改編吸引而來,結果主角改跟別人談戀愛。

這樣要說厭女,我是不太同意的。

「我們只是愛上同性別的靈魂」阿涼恐同割席的觀察,也與我自身閱讀經驗不同。我不是同性戀說法或許是背負社會期待角色的虛弱辯駁,但是我個人會覺得這恰好是:戀愛只是兩個靈魂的內在的激烈碰撞最好詮釋。這應也與酷兒政治思想無關,浪漫派的我只會覺得這種愛真理想美好,很適合在書裡推廣XDDD。

當年窩在小眾論壇的阿腐們,比起被歧視BL愛好以至於發展出恐同心態,還不如說我們更害怕被查知閱讀的本本很黃很暴力,不過僅限當年年少,現在非常坦蕩蕩交流。

本篇與LGBTQ的理解與交流,我其他的想法是,社會會對閱讀BG言情的讀者,其實對家暴、親子教養議題冷漠,感到吃驚嗎?或者其實是有軍事迷對台海衝突沒有太多想法的? 人生有很多值得投入時間去挑戰的副本,時間有限,挑自己喜歡的副本闖關,對於無法一同在LGBTQ組團的人,下次或許我們會在其他議題一起作戰,也說不定呢?

所以這不是侷限在腐女與LGBTQ的關係,而是我們身為個人如何與社會互動,以及我們願意如何選擇的問題。

個人還是對中國網路創作的前景憂慮,不是脖子以上就好的問題,而是當作者還得額外花心思編排可以過審的情節描述,勢必壓縮寫手的劇情規劃時間與精力,我已經看到好多次作者咒罵平台發文規則,對於文章只有作者可見,根本分享不上來感到心灰意冷,至於又發展出文字圖片鏡面反射加上下顛倒此技,逼得我常常手機倒拿又是後話了。

不分BL、BG,網路文學商業化時代,老人如我,確實是覺得上榜的文風有點一言難盡,複習舊文已經是一種阿宅日常,細膩優美的作品還是有的,但是現在得額外努力淘,當往日的小眾趣味如今已有龐大商機,一筆筆的讀者訂購,加上花式誇讚作者(為了加更身為讀者也是拚了),自然不乏有穩定賣肝(誤)更文的大大們。為愛發電的寫手如我,就會像我筆下的冷門CP,兄弟在床上維持姿勢不動躺了半年,都要腰間盤突出晚期了!作者本人還是好懶得繼續寫……………。

3. c_c、Wessy、V6iE1S09oC4a0,回應《從中國被收養之後,她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

c_c:文章有些部分好令人感到困惑,父母即使以行動支持兒女去尋找不同的文化認同,自己也必需一起配合才行嗎?(又,反過來的話呢)

即便是亞裔美國人與東亞(韓國kpop)的化妝風格差異也很大,更多的是恐怕是基於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審美觀而不是膚色五官特質的差異;又比方說年夜飯——不同地方年夜飯的異質性也很大,文章介紹的傳統年夜飯內容會是其生父生母的傳統嗎?

文化認同何以等同於血緣主義,即便當事人根本從來未曾經歷這樣的文化生活、可能也極不了解?文中相同被領養的哥哥就沒有選擇基於血緣的文化認同,不知道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Wessy:@c_c:父母的配合,有點像子女渴求認同時,希望父母參與表達對子女的重視,而不是說說而已,這種脈絡就不會令人感到困惑了。

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當陽春菊認為白人母親閱讀白人特權相關書感到被冒犯,她指出白人家長很難面對自己本身固有的偏見和根植於心的種族歧視,所以不滿意父母「我們不把你看成亞裔,我們只把你看成我們的女兒。」回應。

這不也是對白人父母非同族產生的本身固有偏見及根植於心的種族歧視嗎?(因為父母不是亞裔所以跳躍認為無法同理的他者歧視)說實在我會傾向是否父母本身與子女的溝通已有其他問題,否則過度投射不被同理到種族因素,可能太表面了。

c_c:文章並沒有說的很清楚,不過看描述陽春菊的父母並沒有只是說說,從小到大都主動送亞裔女兒去接觸參與各種活動;我覺得這跟女兒成年後轉貼網路文章給父母、父母去幫忙採買文內食材差不多程度,只是成年女兒能精準地提出想要的。也不禁想:別說是一般喜好了,這種事情要求不同文化圈的人也得要有同等興趣與參與深度是否太強人所難。

整篇文章讓我覺得不太舒服,也是因為覺得處處都能嗅到一切種族本位的氣味;純粹以種族作為文化認同是個人選擇,但許多描述令人懷疑看待其他族群似乎也是這樣的定義 穿什麼服裝、什麼化妝風格是美的、甚至自己喜不喜歡遊戲與戀愛,都歸以種族劃分;也不如非領養家庭的美籍亞裔有成長於亞洲文化家庭的背景與隨之而來產生和美國社會/原生家庭的摩擦,這種飄在雲上的限定「亞裔榜樣」的需求意義難道也只是基於其種族外貌而已?

不免感覺文章談論對「東亞人」的取用與理解更像是一種純粹服務自身需求的愛好興趣……

V6iE1S09oC4a0:陽春菊成長在一個經常反思的文明中,所以我認為她在文化上的追求是很自然的,這也是她和領養她的家人不斷反思後的結果。

不同的文化只是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而已。

代入時代背景,陽春菊的養父母既是移民、又是他們那一代族裔的主流,所以他們既能理解身為移民的雜感,又不可避免的在面對不熟悉的文化時,會有輕視、忽略的舉動,同時還帶有大國沙文的習慣。但我相信,這個問題是每個地方都會出現的。對中國來說幾十年前,大家對一個異鄉人或異鄉群體的看法難道不是類似的嗎?對其口音、風俗、習慣的嘲笑、輕視,我想這個比方會更易讓人理解陽春菊她們這代人面臨的處境。

儘管,陽春菊同內心矛盾自洽的方式,局外人來看實在是通過最進步的思考達成了最純粹的退步結論:一個從來沒接觸過亞洲文化和語言的人,卻因為外貌的差距認同為了亞洲人,並找到了進步的理論武器批判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說這個進步案例中的進步人回到了種族主義的出發點:種族完全是一種生理種族。

但她是如何墮入這個陷阱的?是什麼因素導致她寧願陷入困境也要找到答案,我想是需要進一步需要探究的事。

總而言之,我自己能夠理解陽春菊對文化上的追求,也並不覺得她有想跳出所處的文明,或許她的思維上有缺陷,方式上有局限,但不得不承認她的努力對其他人是有啟發性的。

4. Deadone,回應《從中國被收養之後,她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

很有意思,這篇文章的評論大都是在批判被收養的華裔孩子的做法、想法,或是對文章敘事表示不能接受。我能理解大家的質疑,但是我覺得這是因為大家沒有真的在美國生活過,大家的質疑還是站在一個純粹抽象層面的想像和推理,對現實中美國語境下亞裔面對的尷尬處境可能還是不太了解。

我自己在美國生活過很多年,和白人、亞裔都有很多接觸,關注美國種族問題,也和不少亞裔聊過身份認同,我覺得還是很理解文中的幾位被收養者的。以下是我拋磚引玉,希望其他有相關經驗的讀者也能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大家可能對美國抱有某種善意的想像,覺得美國文化就是無所不包的「世界性文化」,華裔沒必要在其中強調自己的不同。但事實並非如此。毫無疑問,美國文化在有些方面有比較強的包容性,甚至採納很多外來元素(比如現在流行挪用東方神秘主義),但美國主流白人總是毫不猶豫地將美國社會文化核心識別成「歐裔白人的西方文化」。白人對自己的種族-文化身份的優越感是很強的(大多數政治上主張種族平等的liberal美國白人也免不了如此,不過表現上有所不同)。一個亞裔在其中必然是感覺困惑的,當周圍人把自己作為偉大的西方文明的繼承人而自鳴得意的時候,亞裔到底是該怎麼自處呢?是應該加入他們?但是我並不是什麼有基督教信仰的白人後代啊?如果只是單純地附着於美國主流文化,是絕對無法擺脱一種次等感和不和諧感的。

第二,在這種環境下,當代美國主流只有兩種種族政治,第一種是conservative,就單純認為白人文化高於其他族裔;第二種是如今聲勢越來越大的liberal,就是鼓勵多元族裔的文化。美國liberal主流應對白人至上主義的方法就是鼓勵少數族裔去認同他們自己的文化,就是強調差異。所以文中這些華裔選擇這一策略也是自然的。再說一遍,評論者諸君可能認為美國是已經高度實現去種族化的文化大熔爐,實際上這個熔爐最多隻是歐裔白人間的熔爐(祖先來自不同歐洲國家的白人過了幾代一般確實就沒什麼區別了),少數族裔則是要麼選擇被這熔爐熔進主流的白人文化,要麼強調自己獨特的文化認同。很遺憾的,當代還並不存在一個去種族化的主流文化氛圍。

第三點,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形成的自我文化認同也不可能是真正的他們祖先的那個文化。誠然,如有位評論者所說,中國及東亞不同地方年夜飯差別就很大,被收養者搞的年夜飯多半不是其生父母地方傳統的年夜飯。講得不好聽一點,在土生土長的東亞人眼裏,這些美國亞裔的東亞認同會像是一種cosplay。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他們既然生長在美國,根本就沒機會知道原汁原味的故鄉文化是什麼樣的。他們只能通過他們有限的、選擇性的接觸拼湊出一種「東亞想像」或是「中國想像」。但是這種想像雖然可能和真實的祖籍文化大相徑庭,卻能在我上述的美國種族文化的大氛圍中讓他們獲得一種自己能夠接受的身份認同、一種自信和自尊,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必要的。

5. 第十一個觀察者、rsk,回應圓桌話題《匈牙利通過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LGBT+法案,性平教育應否帶進校園?

第十一個觀察者:LGBT應該算在性教育裏麼?因為我個人對LGBT的觀點比較反覆,所以本人不做主觀性評價。

但是如同性教育應該和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長來進行循序漸進的進行,那LGBT是不是也應該分層教學?如何分層?如何安排年齡段教學?這些問題不解決之前一股腦全塞進去是不是有為了「政治正確」而懶政的嫌疑?

希望有了解的相關人員能來進行講解。

rsk:@第十一個觀察者:我個人傾向及早進行LGBT跟性教育比較好。中國、台灣情況我就不講(不熟情況),香港的性教育太悲劇,根本就可以話無教一樣。結果,大部人靠AV學性教育,害死不少人,我都不敢話自己的性觀念無問題...... 安排年齡段進行教育,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我就怕這會成了藉口,結果整到好似香港大學生一樣,甚至甚麼是安全性行為都弄不清楚。

題外話,中國做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國而言都是好事。因為男女比例失衡,非科學統計十分一人是同性戀,這可以減少「同性戀假夫妻」,同時「結婚數字」應該會有所改善,在人權角度更為好事。但難以想像中國會出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6. 吳敦義、OngOngOng、yuntai,回應圓桌話題《匈牙利通過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LGBT+法案,性平教育應否帶進校園?

吳敦義:當然不應該。LGBT是一種和特定政治立場高度綁定的意識形態,它致力於傳授一種由左翼研發出來的新型道德以及價值觀念。如果我們還堅持政治中立的原則,如果我們還堅持黨政軍退出校園的必要性,那就沒有理由在學校裡教授和宣傳這種價值觀念。

其次,學生的時間非常有限,LGBT知識的重要性和其他應掌握知識相比是非常低的。出於教育專業的角度考慮,我們也不應該排入LGBT課程擠佔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也有異議者認為「唯有了解才有尊重之談」,對這一點我不能不同意。了解希特勒是否就會對他產生尊重?白左自認了解川普,對他又有何尊重可言呢?相反,對於街上的陌生人我們反而可能表示出尊敬來。尊重與否只和個人教養以及對方的品行有關,和了解與否是沒什麼關係的。其次,即便按照這個「了解才尊重」的想法,LGBT也不應該進入。因為,學生們要首先了解肥胖的成因,以便尊重肥胖者。還要了解身高的因素,以便尊重身高之間的差異。還要學習各國的文化歷史,以便尊重其他國家的公民。按照這個排序,LGBT恐怕要等博士畢業後才能排序進入學習列表。

最後,根據科學雜誌的論文,同性戀的成因後天因素佔據主要因素。向性向還未明確的兒童傳播LGBT價值觀,將讓兒童面臨性向被影響的風險。而根據國際人權宣言,兒童的利益必須被首先考慮。也就是說,引入LBGT意識形態,讓兒童面臨風險,是違揹人權的。匈牙利的人權法案可以說是世界各國的表率,冒著被白左媒體攻擊的壓力堅定的捍衞了兒童的利益。

OngOngOng:@吳敦義:我不認同你最後的觀點。若說教導LGBTQ價值觀是影響兒童性向,社會上學校/兒童讀物/媒體不是一直向兒童灌輸異性戀的價值觀嗎? 如此一來讓兒童平等接觸到LGBTQ和異性戀價值觀才是沒有偏見和不影響兒童性別意識發展的做法吧?

yuntai:@OngOngOng: 不只是灌輸異性戀價值觀,更是霸權式、排他的指定學生一種生活方式,排斥與我不同的人和生活。LGBT+教育提供給學生的從來都是可能性,尊重多元價值和與我不同生活方式的存在。

吳敦義:@yuntai:不只是灌輸異性戀價值觀,更是霸權式、排他的指定學生一種生活方式,排斥與我不同的人和生活。

我不清楚您的教育環境如何,但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學生確實是被指定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努力學習」的生活方式,這和性別議題是無關的。學生被認為應該把主要時間花費在學習上,各種獎項也是以成績來評比,與之無關的內容是不被鼓勵學習的,這既包括LGBT宣傳也包括被您所指責的「一男一女戀愛」。至於學生間的排斥,這是霸凌和歧視的源頭,但也絕不是教育體系所給予的。

yuntai:@吳敦義:您不能將教育系統剝離社會環境和結構看待,兒童在學校被社會化,老師的言行舉止和各種「條例」並不只是單獨的代表他們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控制」的最前端。如果語言、文學和歷史是知識,那麼如何面對愛和性為什麼不是呢?我想現狀並不代表正確,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需要做出反思和改變的行動。

7. 第十一個觀察者、madlex,回應圓桌話題《冰島「四天工作周」職效研究大獲成功,這是否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理想平衡?

第十一個觀察者:為何生產力實際上不受影響,這一點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1990年我的8小時可以生產2個單位,資本家拿走一個,我留下一個做為工資,2000年因為生產力的進步,我8小時可以生產20個,按照單純的計算來說,資本家應該拿走10個,我留下10個座位工資,但是事實是我只拿到了4個,資本家拿走了16個,問題就來了,我看起來似乎工資翻了一倍啊,但是事實上確是被榨取的剩餘價值遠高於我的工資增加速度,這就是為何資本積累速度的比例和工人工資增長速度的比例不對等會導致貧富差異的根本原因。

冰島的例子就是,我1990年8小時生產20個,老闆拿10個我拿10個,2021年因為生產力發展我8小時生產100個,在這種生產力高速的提高下,即使我的生產時間縮短1/2,每天工作4小時,我還是能生產50個,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時間減少,但生產的數量比起1990,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即使工作4小時,我也能拿到25個,老闆拿到25個。

這種模擬下,是三贏的:1. 生產數量提高 2. 我的工作時間減半 3. 我的收入增多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說996,那怎麼分析996呢,在前提完全不變的情況下:1990我的8小時生產力是20個,2021我的生產力是8小時100個,老闆叫我996,每天工作13小時,我能生產162.5。問題在這裏產生了,我生產162.5,這不比工作四小時生產50個強太多了,我豈不是贏麻了,但事實上卻是,我生產162.5,但是資本家拿走150個,給我12.5個,這問題就來了,我工作13小時,拿的還比人家工作4小時的還要少,這我就難受了,生產力是發展了,我生產的確實也更多了,但是都到了老闆手裏,和我沒半毛錢關係,所以生產力發展了我幸福感卻不高就是這個道理。這麼一說估計大家都能看到問題出在哪裏,這問題就出在分配的問題上。

所以我覺得「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句話真的非常切中核心:發展不充分指的是我國生產力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不平衡指的是收入再分配的嚴重失衡問題。

這兩點都必須都要注重,78年之前,生產力發展速度慢,即使平衡了收入,也變成大家一起窮,一起吃大鍋飯,鄧小平也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所以國內部分左派罵鄧小平,我第一個反對,沒有改開,生產力不發展必然是死路一條。

現在是生產力發展了,但是收再分配不平衡,變成了貧富差距懸殊的問題,先富不帶你後富,先富在美國買別墅轉移資產跑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就是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所以我也經常在回答中表露出來,中國人和無論是香港人也好台灣人新加坡人日本人也好,要擺脱996,關鍵在於生產力的發展和分配的公平,而不在於你要不要打倒共產黨,你打倒共產黨了你能確保新政黨能做好這兩樣事情嗎,變成俄羅斯那樣,照樣生產力不足經濟凋敝,寡頭操縱分配導致收入分配不平衡,再爛一點有阿拉伯之春的例子,舊政黨打倒了,新政黨也控制不了國家,內亂和恐怖主義橫行,難民一波一波,這種情況就別提什麼發展生產力和平衡收入了。

所以有人一提996必說共產黨不行,這邏輯我接受不了,反倒我認為,黨內應該有更多左派,同時保持對大企業的高壓。

madlex:@第十一個觀察者:不打倒共產極權,所謂黨內左派增多,只能達至對「資本家」更多的奪取之效果。而奪取之後是否能分給韭菜,那是另外一回事。共產黨,或者說任何執政黨,均非開善堂,未建立民主機制之前,共產黨為何要將自己奪取之物分給韭菜?韭菜根本未有討價還價之能力。當然,民主社會同樣存在分配問題,不過僅從機制上來講,民主社會更容易使得人民與政府之間存在權力的相對平衡。

8.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名嘴James Corden節目稱皮蛋雞腳為「反胃食物」引種族歧視爭議,你如何看?

從味道和觀感上講,很多國家的食物就連本國人自己都不太頂得住,就像是牛歡喜,豬歡喜,鴨仔蛋,三吱,蜂蛹蠍子等蟲料理,豬或牛的腦部。但是我覺得重點不在於食物如何,而在於由此衍伸出的文化解讀:比如喜歡吃某類食物是因為某國/某族人不講衛生/性格殘忍/缺乏文化傳統/野蠻落後,所以才會吃這種食物,才是引發歧視的導火索吧。先不講國際/種族間的歧視了,在SARS和武漢肺炎疫情初期,廣東人不也是因為被指吃野味而收到攻擊?還有當年《低俗喜劇》里吃牛歡喜,豬歡喜的情節,也有兩廣人士覺得是香港人在歧視他們,也是同理。

9. holo喲,回應圓桌話題《名嘴James Corden節目稱皮蛋雞腳為「反胃食物」引種族歧視爭議,你如何看?

「嘲笑植根在亞洲文化中的食物是一件非常傷人的事情,特別對還在吃這些食物的亞洲人傷害尤為嚴重。」介於本次事件實際上是亞裔自己發難,我覺得大可不要把這和中國輿論環境下的上綱上線的習慣關聯起來,反倒是可以探討一下美國出現這種言論的背景。

過去幾年亞裔的政治意識本來就在逐漸提高,加之這兩年疫情影響下美國對亞裔的歧視行為有增無減,矛盾衝突壓力很高。這次發言,看似着力飲食文化差異,實則在攻擊美國系統性歧視的問題。這可能只是這種矛盾背景下的一次小爆發而已,因此我以為以後會有更多的亞裔針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積極發聲,其中會有合理的,也會有不合理的,這在我看來是華裔亞裔掌握話語權,的一個持續的進程。

10. 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圓桌話題《亞馬遜 Flex 送貨員工被演算法開除申訴無門,自動化系統如何解決人性化問題?

作為一個左派,這種問題我真的覺得推脱之詞太多,完全就是大公司行政失誤的推脱之詞。先說什麼無悔損耗,這不就是末尾淘汰好聽點的說法嗎,這種事情工會不管嗎?

再具體來說,我覺得這個案件中最大的問題是算法完全沒有流出宂餘或者容錯的空間,比如凌晨派件合理不合理?快遞櫃壞了,聯繫Flex服務電話之後,難道沒有留有記錄嗎,這點難道不應該做加權處理錄入到整個評估系統裏進行補償?機器做不到你人事還做不到?最好笑的是這個「自動辭退系統」,這個東西完全不合理啊,做過報表的人都知道,數據沒有什麼萬無一失,最後還是要人來核查,因為這世界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而你的數據永遠只能記錄一部分。結果現在的情況是:數據錄入的時候就出現問題,就已經不準確了,再按照這個不準確的數據裁員,那能有法律效力嗎?

為什麼我之前說了這是個行政失誤,因為機器是人設定的,機器本身是無罪的,比如凌晨派件公司有沒有上班機器是不知道到底,除非程序設計人員把派件時間和上班時間進行比對的系統加入到整個邏輯框架裏,機器才知道,又比如說送貨櫃的問題,我不知道他們那邊的送貨櫃是不是智能化的,如果是智能化的,那壞掉了會不會記錄?記錄了能不能和員工派送進行比對,免除這次「工作失誤」的記錄?如果快遞櫃不是智能的,那打flex電話的記錄有沒有留下來,如果留下來了,為何不在系統重新評估?

我真的覺得,不要認為「電子化」了「AI」化了就代表公平了,電子系統AI系統說白了都是公司的程序員設計出來的,如果設計的時候就不合理,就存在歧視,比如我給我的辭退系統設定一個參數,女性被辭退的概率高過男性10%,那這個系統就和公平沒有關係,本身就帶有歧視。別覺得什麼智能算法就不會歧視了,只要有人在參與整個事情,就有可能存在歧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