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從中國被收養之後,她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

原來自己的經歷是獨特和寶貴的,她們慢慢為自己搭建起「跨種族收養者、華裔美國人和亞裔美國人」的三重身份認知。

插畫:Rosa Lee

特約撰稿人 馬斯敏 發自華盛頓

刊登於 2021-07-06

#跨國領養#Black Lives Matter#亞裔美國人#種族歧視

2001年,陽春菊出生在廣東省陽春市,她是一個棄嬰。 這一年出生的孩子,福利院的人會為其取名為「陽春+花卉的名字」,她被叫做「菊」。一歲六個月的時候,她有了一個英文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白人家庭收養了她,養父是匈牙利移民後裔,為她取名Mary Ruth Tomko。平時,大家都叫她Mei。

她在賓夕法尼亞的小城約克長大。用她自己的話說是「美國鄉下」,「學校裏96%是白人,4%是非裔美國人,基本上沒有亞裔。」從小到大,她都覺得孤單。從外貌上,她看起來格格不入,身邊也沒有人對亞洲文化感興趣。養父母支持她去學習自己的種族文化,他們付錢讓陽春菊上中文課,為她報名專門為從中國被收養的孩子打造的文化夏令營,後來還牽線搭橋讓她去上海實習,增加了解中國的機會。但是,她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去,父母從沒一起參加過。「他們通常會說,『哦,你可以去做這個。』他們自己卻並沒有很大的興趣。」

在白人社區、並被冠以白人姓名長大的過程中,沒有人告訴她作為亞裔美國人究竟意味着什麼。

她認識為數不多的亞裔同齡人,是夏令營裏的朋友,還有被從中國廣東領養的哥哥。「但他們對亞裔文化一點興趣也沒有,」她的哥哥更習慣和白人交朋友,「所以我和他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而夏令營,她覺得「又假又奇怪」,孩子們在那學習簡單的中文對話,試着煮一些中餐,學習武術招式。給她上課的老師們不是華人,而是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白人。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