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2025春晚:人海战术中,一场“AI概念股大会”?
人海战术营造出的节日热情,也意味著人均露脸一瞬间的昙花一现。或许有朝一日晚会彻底变成机器人专场,观众会更喜闻乐见。
评论|
《出走的决心》影评:何谓“真正的女性主义作品”?
《出走的决心》是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上少数获得成功的女性题材作品之一;有人称之为“真正的女性电影”,这个说法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评论|
2024中国电影产业总结:票房危机下,一个女性电影年
女性电影已从小众领域走进主流,甚至有投资人表示,难以想象未来还有谁愿去看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故事。
评论|
美国H1-B签证争议:共和党科技精英,能否兼容MAGA支持者
更像是一场权宜联姻?
评论|
难治的“法国病”:政局动荡背后,是无以为继的福利财政与沉重的代际不公
法国到底染上了什么样的疑难重症?它又能对我们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困境提供怎样的启示和告诫?
评论|
2025年10大期待台剧:危机里,什么才是台剧最强DNA
后疫情红利期早已过去,台剧因国际平台资金缩减陷入危机?这10部台剧能带来一个气象不同的2025年?
评论|
特鲁多的执政十年:在其治下的加拿大,真的像社交媒体上描述的那么不堪?
在十年前,真正的改变让特鲁多获得胜利,而在今天,如何顶住全球右转与民粹主义的压力,将会是进步派政治人物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评论|
《二号陪审员》影评:道德困境与不公义有多近?
如果说吕美特在67年前用一部《十二怒汉》用一场辩论让观众体会到了美国司法制度的优越先进,那么如今94岁高龄的伊...
评论|
电影热话:圣诞档期是如何在中国死亡的?
圣诞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材料,真实情况可能不是青年观众放弃了电影,而是电影首先“放弃”了青年观众。
评论|
《离散时代的如水哲学》:在“国家”以外构想离散香港人群的主体性
当离散群体走出主权国家作为政治主体的想像,其政治意识才得以显现,成为反抗支配的主体。
评论|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灾难与哭墙,娄烨留给观众的出口
我们的记忆被唤醒的同时,也被同理:你的泪水和愤怒都是正当的。
评论|
谁发明了现代圣诞:华人地区圣诞节,「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我在香港过了40多次的圣诞节,从没使用过“洋节”或“耶诞节”的称呼,圣诞节是西方节日,也是“我们的节日”。
1
…
3
4
5
…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