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文学
诺奖得主孟若之女童年遭继父性侵,如何引发文坛辩论?|端闻 Podcast
多年前就遭起诉的性侵案件,为何至今才进入公众视野。
诺奖得主孟若之女揭开疮疤:儿时遭继父性侵,母亲终生沉默|Whatsnew
往后,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重读孟若、她的文学又将如何被重新定位?
評論|
【书摘】《路径》:人类学家如何看待“离散”的七种内涵、两种边界?
什么是离散?
三代知识人谈台湾禁书史:不能印、不能卖的书,被撕掉的书,永远消声匿迹的书
“如果知道了那样的历史,你还想要再来一遍吗?”
評論|
在香港边缘上的南涌和梅窝,外来人如何做一本地方书?
人们在乡郊开展自己的事情,反而“很多东西不可以做”的城市,“显得很脆弱”。
书摘|《文化的困境》序:文化的困境,也是文化的超越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犹豫的历史。
今天读齐邦媛:历史不由权力定义,以文学超越政治结界
“这样一个人的巨流河,从单一官方叙事里,松动、复活了历史。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权力自上而下定义。”
《三体》的两个版本之争:中国影视文革叙事的变迁
中国读者引以为傲的小说变成剧集,文革该拍还是不该拍?
从经济脱钩到学术脱钩——中国研究者们还能回到中国吗?
这不是一个外国人类学者可以轻易走进党校做研究的时代了,现在的关键词是“脱钩”。越是这样的年头,在地的观察就越稀缺。
“南洋”流转:在2024台北国际书展寻找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内容
毋需直接将香港当代境况与复杂南洋的历史情境进行直接接驳,南洋与香港的离散脉络、状态与模式,终究大相径庭
早熟的、千疮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们|女性主义的具体生活
写下这篇自述的决心是坚定的,但过程却充满艰难。我看见种种“未成年少女”与“创伤”的被符号化,我的存在成为了一种文学容器。
历史中的真相与离散:许雪姬看见的“台湾史”
历史能否为我们提供一条理解台湾的新路径?
1
2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