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文学
许鞍华、廖伟棠对谈:香港经此世变,诗是高度痛感|金马入围纪录片《诗》
“就算电影将我们诗人删去,留下诗的部分,都功德圆满。我们不重要,我们这班诗人不过是诗的载体,将诗带出来。”
评论|
书本也移民:藏身北伦敦的香港图书馆,邮寄借书的信任游戏
当在英国面对华文藏书不足的问题,一个很自然反应是:“为什么不自己做?”
福瑟告诉我们的现实:来自死亡的声音,也是抗拒死亡的|2023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实就像福瑟笔下的角色,句子说得越来越短,却有越来越多的有口难言。
台湾文坛冲击者王文兴:留给AI时代的礼物,《家变》只是文字实验?
《家变》等用“劣等中文”打造“高等文学”,但在AI也可瞬间完成小说的年代,慢读一页留白与记号,还能有多少启发?
诺贝尔文学奖颁予作家福瑟,译者说他以新挪威语书写极简诗意戏剧|Whatsnew
福瑟的戏剧曾在香港演出。他的译者告诉我们,被称为“21世纪的贝克特”的他获得桂冠,是诺奖重视戏剧这一文学形式的体现。
评论|
哥哥仔的世界——读《午夜男喃:香港男性性工作者口述历史》
“离经叛道”的工作,如何令我们再思劳动、关系和爱。
“党”不语怪力乱神:当共产党化身为驱魔人,中共如何在乡间改造社会?
读《魅惑的革命:1942-1953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里的鬼魂、巫觋与性别政治》
我在皮村“打工博物馆”的日子(下):我的工人朋友们,和他们的困境
将现代化等同于城市化,将社会进步等同于物质生产,实在是非常值得拷问的观念。但却是这种观念塑造了我们当今社会的进程。
我在皮村“打工博物馆”的日子(上):在新工人文化中重拾阶级记忆
我终于从我的漫长的大学毕业了。几分钟后,我挺直了腰杆,抹掉眼泪,继续注视着这个世界,并打算继续和这样一个世界作斗争。
陈慧:“愿你我重逢”,在台北咖啡馆写作的香港作家
“在香港,我的‘异乡感’来自一种精神洁癖;但是在台北的‘异乡’感,是我会自我提醒,不要当这里是自己地方。”
白脸、黄脸和更黄的脸:谁有资格书写华裔故事?
她占据了英文世界里属于亚裔的的位置,但浪费了引发一场重要公共讨论的机会,将它换成了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呆得更久的机会。
钟晓阳与钟玲玲座谈:谁是云雀,谁是夜莺?
两位作者合写的《云雀与夜莺》,是一次文学实验,也是一次友情见证。
1
2
3
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