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文学
中阴身几时解脱?香港与它隐身其中的赛博朋克经典
常于科幻作品中出现的香港,过去一年似乎卡在一个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混沌地带,以佛家术语,我们可能正处于一种中阴身的微妙状态。
张婉雯:抗争十福
我们就是造成瘟疫的孢子。在列车掠过的时候被甩出来,遗留在现场。
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嘉.朵卡荻:坚守抵抗,还是迷失于分甭离析?
舌头是人身体上最强壮的肌肉,它将要抵御世界上更多暴力的语言。
朗天:为什么要上前?但我真的上前了吗?
来到这一天,我猛然确认:不是我带著她前进,恰好相反,而是因为她,我才可以走得这么前。
潘国灵:运动语言之蜘蛛网结
既是时代革命,革命语言也不可缺。层出不穷的运动语言细胞分裂般滋生,蔓延全城,输出海外。
香港诗人淮远:敘事诗和即时诗最适合这个时代
以魯迅來說,不要谈什么继承魯迅精神,现在的创作者连学到鲁迅的一半也很困难了。
潘国灵:逆权或风暴,我以眼目所见
在黄蓝光谱之外,其中人性之幽微,恐怕也不可全收衲于社会性的“公义论述” 之内。如果抗争者必然也是“异见者”,那异见不仅是相对于敌方。
阮越清专访:真正需要我们打动的人,常常是不读我们作品的人
改变人们的心智,常常不是写书能够做到的,而是要通过人与人的交流,要去到那些地方,进行那些困难的对话,去人们生活的地方面对他们。
人如何被社会监控?反叛作家彼得・汉德克告诉我们的
任何一面旗帜都不许沿着错误的方向飘扬。汉德克的“诗意”,便来自他的不合时宜。
201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汉德克:人群里、土地上的“第三人”
他曾被前诺奖得主评为“更有资格获奖”和“活着的经典”,也被有些作家称为“白痴”和“活在象牙塔内”⋯⋯
游静:这场电影,香港毁了,香港就成为永恒
香港,是先被国家分裂出来,再被贴上煽动分离的标签的。若早已被逐出家门,又怎能说是离家出走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来是一句勇武抗争者的口号。
黄仁逵:这一路上
前方一百几十万人后头也一百几十万人,这许多的腿在烫脚的大马路上走走停停,好久才往前走一个路口。
1
…
13
14
1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