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君:民众的“现身”——香港如何在帝国博弈间寻找城市自主评论

彭丽君:民众的“现身”——香港如何在帝国博弈间寻找城市自主

这本书的焦点虽然是雨伞运动,但书中提出关于香港的问题,不但没有过期,背后的困局与引申的对峙却越来越难以拆解。

邝英豪、黄以恒:香港与澳门,管治联盟的变与不变

虽然两个特区的“吸纳”政策相近,但是基于港澳经济发展次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为什么要占领街头》:纪录台港的公民社会反抗行动

研究社会运动的一项挑战与乐趣即是,研究者永远无法预料社会运动未来的走向,大部分的著作都只能解释过去发生了什么事,后来的发展很可能会推翻了研究所获致的结论。

【海外学者来函】单国钺:香港研究作为一种态度

感情当然并非学术,但没有感情的学术却会很乏味。

卢一威:政权与民粹面前,“大学管治”在何处?

当面对严重社会分岐,各方都希望自主的大学站在自己这一边,却很少人想到学术自由将被这选边站队的要求所蚕食。

朱顺慈:社会抗争中的校园,有可能“去政治化”吗?

重读访谈纪录,对照当下时局,深深感到学校处境之难,比起雨伞运动,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某些需要深思的题目,原来历久常新。

曾瑞明:香港时势火热,哲学能勾勒什么?

崇尚理性的哲学在这时势还有没有用?哲学活动有什么价值?我们要“行动”,需要“战略大师”,但我们需要哲学家吗?

曾奕文:香港80年代后才有政党?被遗忘的战后拼图

当传统的士绅已经不能代表广大的群众、尤其是战后居港的新移民时,谁异军突起?

香港研究的国际意义:受制与反制,中英狭缝间的翻译活动

我的研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关怀点,就是以翻译研究的方法研究香港历史及文学。换言之,领域(disciplines)是历史、文学及翻译,然而研究区域对象,是以“香港为中心”的地方研究(area studies)。

港人北上,仅仅为了工作?

离开香港去中国大陆,与移居外国有什么分别呢?

李肇祐:在香港,认同“中华民族”的人,心里是怎样的“中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把促成本土身分认同的解释直接倒转过来。

朱耀伟:音乐、电影、语言⋯⋯香港流行文化仍蕴藏香港研究的新可能

我深明无法复制张国荣或梅艳芳,但重新思考香港如何积累和传承文化动能,未尝不是香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陈敬慈:从码头罢工到雨伞运动,谈工学联盟的起与落

香港是要在“社运工会主义”的框架下,深化职场的组织基础?还是要展开超越“社运工会主义”的实践?

梁旭明:安全政治参与——香港网台观众,生活中的政论家

观众是否利用网台这独特的社交媒体平台来了解并关心政治?他们怎样消费及应用网台内容?或反过来问,网台能否真正将政治信息及分析“下放”给观众,促进市民涉足政治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