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卢一威:政权与民粹面前,“大学管治”在何处?

当面对严重社会分岐,各方都希望自主的大学站在自己这一边,却很少人想到学术自由将被这选边站队的要求所蚕食。

2019年9月2日,中文大学百万大道,大专学界举办罢课集会。

2019年9月2日,中文大学百万大道,大专学界举办罢课集会。摄:林振东 / 端传媒

刊登于 2019-11-19

#端 x SHKS#逃犯条例#评论#香港研究

【编者按】:本文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独家为《端传媒》供稿。SHKS成立于2017年,是由全球21个国家、250多位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多院校合作的独立研究组织,协会关注香港本地、香港与中国及亚洲的关系,涉足领域包括政治、历史、社会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标是促成本地与国际、学者与学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鼓励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SHKS每月在《端传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

香港正值多事之秋,由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所引发的社会运动方兴未艾。由于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同大专院校的学生都要求与校长对话,并要求他们的校长对社会及政治事件表态。尽管各位校长有不同回应,唯他们大都避免作明确的态度表达。中文大学(中大)段崇智校长在其中一次与学生的对话会中曾指出,大学校园与政治无关,大学是做学问和学术的地方,并非政治角力场所。由于中大设有政治与行政学系,故有学生驳斥指,如果校园与政治真的无关,那么中大可以干脆关了该系。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政治与大学的关系?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可以从政策和管治两个方面回答。

2019年11月18日,下午1点左右,理工大学,示威者翻越铁丝网想要离开,但失败退回校内。
2019年11月18日,下午1点左右,理工大学,示威者翻越铁丝网想要离开,但失败退回校内。摄:廖雁雄 / 端传媒

政策与管治

从政策方面而言,高等教育可以被视为社会政策的一部份,当中涉及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价值判决,故此,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必然涉及政治因素。

然而,由于新自由主义 (neoliberalism) 的影响,近年香港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和商品化,当中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市场化原则和机制的应用,令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资源分配的价值判断,转变为技术规则的应用。因此,新自由主义改革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影响被视为一个“去政治化”(depoliticalisation) 过程。唯近年研究指出,政府需要透过高等教育政策建立它们的政治资本,因此政府不能放弃高等教育作为“公共物品”(public good) 的传统观念,故此,政府在落实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于高等教育政策时,无可避免受到政治约束。笔者在拙作《香港高等教育》中就新自由主义对香港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剖析,故在此不再赘述。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