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曾瑞明:香港时势火热,哲学能勾勒什么?

崇尚理性的哲学在这时势还有没有用?哲学活动有什么价值?我们要“行动”,需要“战略大师”,但我们需要哲学家吗?

2019年8月5日,全港大罢工,示威者在金钟集会并看书。

2019年8月5日,全港大罢工,示威者在金钟集会并看书。摄:陈焯煇/端传媒

刊登于 2019-09-29

#端 x SHKS#逃犯条例#香港#香港研究

【编者按】:本文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独家为《端传媒》供稿。SHKS成立于2017年,是由全球21个国家、250多位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多院校合作的独立研究组织,协会关注香港本地、香港与中国及亚洲的关系,涉足领域包括政治、历史、社会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标是促成本地与国际、学者与学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鼓励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从2019年2月起,SHKS将每月在《端传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香港人,加油!”在反修例运动中经常听到,它比“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来说,较易入口,虽然相当空洞,但却又十分重要,因为它高举了香港人这身份。“加油”则有向上之意。在香港的语境,几近任何情况都可用“加油”,它代表鼓励与支持。

无论如何,香港人的身份已经形成,这种形成不是讨论而成,也不是纯思辩的结果。它是各种集体行动、经验,共同的愿景所构成,哲学不能邀功。另一方面,意见两极化下,理性空间已明显收窄。崇尚理性的哲学在这时势还有没有用?哲学活动有什么价值?我们要“行动”,需要“战略大师”,但我们需要哲学家吗?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哲学,我们会需要什么哲学?著重公义、自由和平等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让我们提升精神力量,对抗虚无的尼采哲学?中国哲学如庄子的逍遥哲学可以让我们在乱世中保存逍遥的心灵?我相信这些哲学思想都能把握价值追求、心灵治疗、精神提振的需要。哲学著重明辨是非,讲道理的精神,也是对抗这1984式社会的重要壁垒。香港近年多了本地哲学普及书藉的出版,电视或传媒也见更多的哲学文章或节目,也足见社会其实有哲学需要。

不过,这都是个别的(piecemeal),而非系统性的处理。系统性的处理,是指以哲学理论, 陈构和回答香港的问题。香港人有香港人的哲学。然而,千头万绪,该如何建立系统?我们要什么系统?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