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李肇祐:在香港,认同“中华民族”的人,心里是怎样的“中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把促成本土身分认同的解释直接倒转过来。

2018年7月1日,一个庆祝香港回归的巡游在英皇道上举行。

2018年7月1日,一个庆祝香港回归的巡游在英皇道上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9-05-16

#李肇祐#端 x SHKS#身份认同#香港研究

【编者按】:本文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与《端传媒》长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于2017年,是由全球21个国家、250多位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多院校合作的独立研究组织,协会关注香港本地、香港与中国及亚洲的关系,涉足领域包括政治、历史、社会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标是促成本地与国际、学者与学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鼓励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从2019年2月起,SHKS每月在《端传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

中港矛盾、本土主义崛起,相信近年大家已经对这些现象耳熟能详。不少论者更指出,中国人,香港人两个身分已变得难以兼容。撇开护照上的标签及法律定义,做一个中国人在香港似乎不再是理所当然。这也带出一个过去我们绝少会问的问题:在香港,甚么人会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把促成本土身分认同的解释直接倒转过来,因为相对于香港人身分而言,“中华民族”之内包含更多政治与文化上独特的族群。一个人要对“中华民族”产生认同感,往往需要接受或容忍更多族群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包容并非单单透过减少本土主义便可培养出来的。

过去的民调显示,年轻人对中国人身分认同普遍较年长者低,因此,主流的解释倾向以不同年龄层的集体经验为分析重心。这些分析非常重要,但它们尚未能解释同代人之内的差异。事实上,参考香港大学过去的民调,尽管本土身分在18岁至29岁的人口中较普及,但在这个年龄层内仍持续有超过30%的人表达一定程度的中国人身分认同。而且,如果较年长的人的经历令他们建立并维持中国人身分认同,那么为什么回归后政府不断透过学校及媒体建构年轻一代港人的中国人身分认同,却无法达到相同效果呢?

除了代际差异之外,其他解释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考虑。例如,学者Steinhardt, Li 及 Jiang 的研究(2017)发现,愈信任中央政府的人,愈容易维持中国人身分。然而,目前尚未有证据确立两者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在政治学文献中,民族或种族身分认同往往是人们对政权有不同信任程度的其中一个原因,而非结果。而且,我们也很难解释为何不少传统民主派支持者既反对中共又视自己为中国人。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