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国际书展2022:台湾-香港-国际,台北书展在华语出版界的特殊角色?风物

台北国际书展2022:台湾-香港-国际,台北书展在华语出版界的特殊角色?

没有人经历的书展会和其他人一样,而这也似乎正像此刻在疫情与科技影响下,台湾出版业的机会与命运⋯⋯

2021中国“火”了的电视剧:每个人都被健康码锁定的时代,爱情也不是自由的

这些剧集展现的问题意识只要能够在公共空间里得以传播和讨论,真理和真相就不会被掩盖⋯⋯

你的流量,谁的葬礼:香港明星在大陸变现的最后努力

巨星如刘德华、如近期正在香港消失的陈奕迅都得开抖音娱宾,那是对大家共同经历过的那一段香港快乐时代的背叛?

艾美奖最佳限定剧《Watchmen》:面具、种族、创伤,以及超级英雄神话的败落

在盛大的狂欢之下,超级英雄是怎样一步步陷入重复而空洞的窘境?除了光鲜健壮的外表以及炫目夺人的视听娱乐之外,到底能带来多少“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

邓正健:国安法红线当前,香港文化界如何面对“新常态”?

寒蝉效应下,香港很可能“移风易俗”,渐成一个“自我箝制”的文化吗?亦即每次写文章,都会觉得有国安人员正在监视你⋯⋯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续作与粉丝的对话,延续经典还是情怀优先?

舞台剧英国大获成功,移师百老汇继续发光,商业化到极致之后,经典能否延续?

Netflix 糟糕的第二季度财报之外

第二季度财报公布之后,Netflix 蒸发至少240亿美元,在第三季度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这家串流巨头。

京都动画和它试图对抗的两兆血汗产业

京都动划一直被比作动划界的良心,因为他们坚持拒绝外包、全职雇用动画师、固定薪资而非论件计酬的独有制度,不断尝试对抗这个血汗产业的剥削工作文化。

张硕文:从政局波动到工业转型,金曲奖早已无法影响流行音乐的面貌

金曲奖苦苦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也可能是每一届评审团在苦苦寻找金曲奖的位置。但它早已无法定义流行音乐了。

在本土,去对岸,台剧最能成功输出的是什么?

不要迷信大数据;不要去跟别人比;“你要先认同自己的处境,才能得到境外或是国外的关注⋯⋯”

杨不欢:从李宇春到王菊,中国选秀13年有没有真的“颠覆审美”?

这几天,所有的微信公号都抢着在一口叫“王菊走红”的井中汲水,讲一个你我都爱听的励志故事。王菊被公众托过龙门,如果乐观地看,代表了大众对于游戏规则的双重反叛。

张维中:低欲望时代来了,日本的节日购物潮会退去吗?

日本人越来越不爱买东西,可是日本的节日购物场所却依然热闹,谁在买,怎么卖?

被刺痛的米字旗──记英国逍遥音乐会与国族主义

国族情感从来不是只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才有成效,或者说,高调的宣传往往成效甚微。但是当“国族”变得日常,才是真正工夫所在。

《银翼杀手2049》影评:记忆对“人”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的记忆错误百出,在这个未来世界却成为了决定地位高下的标准。

《芳华》影评:性感与暴力的历史写作,最终在中国成了政治事件

历史陈述与道德评价永远相互纠缠,不易区分。《芳华》里的人物是自由的人吗?

任其然:《摔跤吧!爸爸》的背后:印度女性百年来艰难的平权史

剧中逼着自己女儿练习摔跤的父亲马哈维尔,是不是一个想通过绑架女儿人生来满足自己毕生梦想的“直男癌”父权大家长?

《战狼2》V.S. 《建军大业》:小鲜肉的噩梦,“革命”永远“阳刚”

《战狼2》的票房大捷,是因为爱国情绪渲染,还是性别的压抑?

东方之珠与太平洋遗珠──香港与菲律宾的音乐连结

菲律宾和香港的联系一直是那么的紧密。在这里要说的不是雇佣关系,而是流行音乐……

为何《Dunkirk》仍不能让 Nolan 成为一位电影大师?

成熟的多线叙事技巧,扣人心弦的剪辑手法,为什么 Nolan 还是不算真正的大师?

陈丽芬:足球,香港最动人的生活剧

香港,越来越严肃,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像是一部搬演出来的大型豪华道德剧。

这部西班牙电影的荒谬和《台北物语》竟然很相似?

虚实交替的观影体验,《台北物语》和《天后开麦拉》在戏院里才如此逼真。

张维中:中日的《深夜食堂》,为什么一个让人生气,一个让人疗愈?

说到懂吃,华人不输日本人。然而华语电视剧很难成功用吃来疗愈观众,“补身”却忘了“补心”。

薛静:《欢乐颂2》的樊胜美,一个“薛定谔的中产”

遗留的包袱,迷乱的诱惑,变幻莫测的经济,时常调整的政策,造就了最缺乏安全感的当代中国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