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在本土,去对岸,台剧最能成功输出的是什么?

不要迷信大数据;不要去跟别人比;“你要先认同自己的处境,才能得到境外或是国外的关注⋯⋯”

监制于蓓华(左)及编剧吕莳媛(右)。

监制于蓓华(左)及编剧吕莳媛(右)。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作者 贾选凝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9-06-07

#《我们与恶的距离》#台湾#文化观察

由春入夏,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全季结束一个半月,网络上与现实里,仿佛早已风云变幻,议题流转。惟那些曾经被一再揭露、也被一再搁置的社会伤口仍在那里,等待更多人去面对。

尘埃即落,可以确定的,是《与恶》这部努力呈现“无差别杀人”这一台湾公众性“伤口”的台剧,在台湾本土大结局收视率高达3.4,目之所及是观众不遗余力的支持,甚至有人从PTT“台剧板”上自费购买了若干个“公视+”帐号再分送给网友。有趣的是,这轰动还拂过海峡,冲击对岸。拜网路资源之赐,该剧在中国同样收获极佳口碑——“豆瓣”网站评分高达9.5,超过17000多条豆瓣短评里,不乏这样的检省:“我们讲同样的国语,我们面临同质的社会议题,但我们不敢拍,也拍不出如此剥开鲜血淋漓现实的剧集。”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与恶》不但刷新了不少人对台剧的以往认知,更触动了许多深层面的思考。

就是这样,一部《与恶》让两岸三地蓦然发现,台剧的质素与水准已在华语剧中遥遥领先。但对于其编剧、也是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两届得主吕莳媛来说,《与恶》引发的后续效应却并非预期之中:“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一般观众会有点犹豫的题材。”她曾预期创作这部剧会带来争议,却并未预计到如此强烈的回应和多元讨论。并且,若以社会写实为基调的电视剧论,公视近年其实制作了不少,这些都让人好奇为何单单《与恶》能穿透不同地域的同温层和受众群,掀起如此强烈的热潮?

台剧成功输出的也不只是优质内容,更是某种相对理想的社会关系。而后者留给对岸的润物无声,才更为深远珍贵。中国观众说:“我们讲同样的国语,我们面临同质的社会议题,但我们不敢拍,也拍不出如此剥开鲜血淋漓现实的剧集。”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图:《我们与恶的距离》粉专

大数据真有帮助吗?

《与恶》能够征服台湾以外的观众,原因之一是它“输出”了一种很台湾式的注重同理共情的观念,而呈现这种观念的起点,就是编剧吕莳媛所关心的“了解社会重大事件中参与人的角色”。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