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的勝利:困境中的工會,如何取得歷史性的成功?評論

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的勝利:困境中的工會,如何取得歷史性的成功?

汽車工人聯合會此次並不止要求提高工人待遇,更是針對種種分化工人、削弱工會力量的做法進行了反制。

底特律汽車工人大罷工:工會復興遇上電車時代|Whatsnew

目前參與罷工的工人總數達到1.3萬;這次罷工可能會成為2000年以來美國參與規模最大的勞工行動。

好萊塢的暑期檔,AI擔了創意匱乏的罪名?

罷工也許不能阻擋AI的發展腳步,但好萊塢是時候反思自己對於創意的傲慢和忽視。

「後職工盟時代」的香港工運:「大台」與「平台」,勞工爭取權益的未來何在?

「自發、後工會時代、無大台」的勞工抗爭模式,能取得多大成效?

為何香港foodpanda外賣員的二次罷工失效?——與十五年前紮鐵工潮的對比分析

紮鐵和外賣兩個罷工雖是異曲異工,將兩者作比較,是為了解香港罷工在什麼條件下產生,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有發展及結果。

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最終章︰二萬會員變七百,組織新工會的殘酷與美好

雷樂雯再不是當初那個「普通護士」,「能夠參與在不同人的生命當中,即使未必能改變結局,但至少可以陪伴到別人的最後一程。」

躺平:城市新貧困階級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如果說摸魚是隱秘的怠工,那麼躺平就是一種最低限度的罷工。

我參與了一場尷尬的罷工試驗

一個管理級同事問我:「我應該支持你們長期參與這一場運動,抑或支持你們這個禮拜罷工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