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評論

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

任何社會都有保留一種記憶的能力,就算多細小也好。

當理想碰到荊棘,香港新聞之路如何走下去?

「有朝一天,新聞的真象可能就保存在你內心,最後的防線就是你。」

李立峯:市民如何看待示威者與警方使用的武力

民調顯示,在全港市民當中,有過半同意或非常同意「當大型和平示威都未能令政府回應時,示威者有激烈行動是可以理解的」,不同意的不到三分之一。

「突如其來」的新一代:後雨傘大學生如何看社運

6月9日深夜和12日在香港金鐘的衝突,都明顯地以青年人為骨幹。後雨傘一代在反《逃犯條例》修訂一役中為何「突然出現」?背後有甚麼樣的基礎?

李立峯:反修例運動,政府支持者心中,警察會永遠偉大嗎?

在721元朗襲擊之前,政府的民意支持有甚麼價值基礎?元朗襲擊在甚麼意義上摧毀了這些價值基礎?

李立峯:逃犯條例修訂,民意到底站在誰的一邊?

逃犯條例修訂觸怒了大批平時不太理會政治、討厭政客、以「搵食」為先、求安定繁榮,但其實又絕不是完全沒有底線和沒有常識的香港人。

李立峯:網絡上的視像新聞——是一場誤會,抑或是時辰未到?

這些數據顯示,很多媒體和市民可能都高估了視像新聞的受歡迎程度。

佔中九子庭審筆記:香港首例——李立峯學術報告被接納為證供

李立峯的調查顯示,僅6.5%受訪者指「響應同支持佔中三子」是參與運動的「非常重要原因」。

李立峯:從馬凱被拒進入香港,看言論自由及後真相時代的「真相」

直截了當地說,馬凱事件當然涉及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問題。如果覺得事實與結論之間仍有距離,應該負責任地指出這距離的存在,但同時也應該主動繼續挖掘事實。

李立峯:Facebook真的是「老嘢」專用?

時事和私事的關連,對成年人來說的確較為緊密。

連奪學界兩大書獎的《喪失真相》:從俄羅斯經驗看後真相時代的崛起

今年,講述俄羅斯新聞業和政治文化轉變的《喪失真相》同時獲得兩個學會的年度最佳書籍獎,是歷來首次。筆者相信,不同背景和在不同崗位上的讀者,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別具價值的地方。

李立峯:識睇一定睇留言?重點在留言?令新聞機構頭痛的讀者留言

挪威的公共廣播機構NRK在2017年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試驗,有記者為某則報導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小測驗,測試讀者能否準確說出該則報導的內容,而只有通過測驗的讀者才能留言。結果是……

李立峯:數據再分析──姚松炎落選,能怪民協嗎?

為選舉結果尋找解釋,是傳媒在選舉報導中要做的事,但也是很困難和危險的事。它很容易變得以偏概全,影響一次選舉的因素非常多,從來沒有一個單一原因可以解釋選舉結果……

疫苗風波:信謝安琪也不信專家,真的因為香港人都無知?

近日,網上流出香港藝人謝安琪質疑流感疫苗成效的錄音,錄音被廣泛傳播,要勞煩流行病學家公開澄清。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對醫護專業抱持懷疑態度,會那麼容易拒絕相信醫學專家的說法。

李立峯:雨傘運動,香港社會發展的另一次關鍵事件

在後雨傘的幾種趨勢交錯之下,香港社會出現了港獨議題的冒起及政府對其作出的大力打壓、抗爭運動力量減弱、民意持續兩極化,以及社會動員與反動員之間的對立的激化。

換頭像、加Hashtag……社交媒體宣傳行動只是懶人行動主義?

因為社交媒體宣傳行動的成本很低,一些論者批評這種行動為懶人行動主義。批評者擔心人們會以這種足不出戶就能做到的行動取代更具體的行動。

媒體與金融化社會的共謀──會投資,才是模範市民?

金融化的社會需要大眾成為投資者,所以它需要通過各種論述和文化實踐來建構一個懂得投資的「模範市民」主體。而要建構這個論述和形象,媒體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視。

李立峯:要在社交媒體走出同溫層,一靜不如一動

策展行為涉及對內容和來源的選擇,越多策展行為,本來代表越高度的選擇性,理應會收窄接資訊的多樣化程度,但研究的結果卻是相反的……

李立峯:網絡新聞只能是低檔產品,喚不起付費意欲?

眼前的難題其實有再多一重的複雜性,因為我們不只是要分析現時人們的付費意欲,還要估計人們的付費意欲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