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突如其來」的新一代:後雨傘大學生如何看社運

6月9日深夜和12日在香港金鐘的衝突,都明顯地以青年人為骨幹。後雨傘一代在反《逃犯條例》修訂一役中為何「突然出現」?背後有甚麼樣的基礎?

2019年6月17日,近千示威者遊行到特首辦,要求林鄭月娥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並收回將6月12日衝突事件定性為暴動。

2019年6月17日,近千示威者遊行到特首辦,要求林鄭月娥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並收回將6月12日衝突事件定性為暴動。攝:林振東/端傳媒

李立峯

刊登於 2019-06-22

#逃犯條例#香港#李立峯#評論

2019年,特殊的6月,反《逃犯條例》修訂一役,香港人不帶期望,哀兵上陣,就算難言勝利,總算取得一點成果。今次群眾運動中,青年人的參與和行動再成焦點。9日深夜和12日在金鐘的衝突,都明顯地以青年人為骨幹,而今次參與運動的年輕人,有參加過雨傘運動的,但也有很多應該是「後雨傘」一代,即是說他們在五年前年紀還太小,沒有參與過雨傘運動。

有趣的是,回到4月時,香港社會似乎有一種普遍印象,覺得青年人對《逃犯條例》修訂並沒有太大的關心,例如4月初王慧麟在《明報》的一篇文章,就指出《逃犯條例》修訂看來是要針對商業罪行,而青年對商界非常反感,所以對反修例不以為然。放到大一點的背景中看,很多較常參與社運的朋友都觀察到,香港近兩三年的遊行示威整體人數不高之餘,亦較少見年輕人參與。一般的理解是,面對著政權的強力打壓,貧富懸殊和樓價高企等問題又毫無改善跡象,年輕人感到絕望和無力,所以不再關心政治。

這些說法也許都是實際情況的一部分,但回到6月運動高峰之前,年輕人的無力感其實有多高?他們對社會運動有甚麼看法?他們如何看雨傘運動?平時如何接觸時事資訊?如何使用社交媒體?解答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後雨傘一代在反《逃犯條例》修訂一役中「突然出現」,背後有甚麼樣的基礎。

筆者跟兩位中大同事在2014年11月對香港的大學生做過一次社交媒體使用和政治參與調查研究,樣本數為795人。今年3月至4月初,我們又做了一次調查,樣本數為908人。兩次調查均使用多階段或然率抽樣方法,以確保樣本能代表大學生群體。當然,「大學生」不等於「年輕人」,但在社運場合,大學生往往是較為活躍的一群,值得特別留意。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