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媒體與金融化社會的共謀──會投資,才是模範市民?

金融化的社會需要大眾成為投資者,所以它需要通過各種論述和文化實踐來建構一個懂得投資的「模範市民」主體。而要建構這個論述和形象,媒體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視。

2017年5月,長實樓盤「海之戀」開售的情況,於紅磡置富都會售樓處現場,出現萬人空巷場面。

2017年5月,長實樓盤「海之戀」開售的情況,於紅磡置富都會售樓處現場,出現萬人空巷場面。攝:林振東/端傳媒

李立峯

刊登於 2017-11-13

#李立峯#評論#媒體觀察

幾個月前,香港有一個名為「海之戀」的新樓盤開售,價錢昂貴,但據媒體報導無阻銷情熱烈。新聞引發了一些熱議,自然跟拾級而上的樓價有關。其中,發展商與地產代理聯合推出按揭方案,首期只需兩成,但利息較高。據媒體計算,若參與發展商的按揭計劃,買家最後要付出的總金額,是一般銀行按揭計劃的1.4倍。弔詭的是,參與發展商按揭計劃的市民,應該包括經濟能力較低、付不起昂貴首期的市民,但他們一旦參與樓市遊戲,卻要承擔更大的債務。

當然,從發展商的角度看,降低首期要求,又不做壓力測試,按揭的附帶風險較高,所以需要收取更多利息才合乎效益計算。但這種按揭計劃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當代金融資本主義社會如何通過各種方式,把更多經濟能力相對不高的人吸納到金融和債務系統之中。

過去十幾年,不少西方社會學者和政治經濟學者分析過資本主義社會的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簡單來說,金融化是指金融在經濟以至社會活動中越來越重要,金融業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越來越高。對個別市民而言,金融市場的運作和債務通過各種方式介入生活,例如大部人的退休金,都通過各種基金在金融市場裏滾動。銀行和信貸機構不停鼓勵人們借錢,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盛行,再加上樓宇按揭,在很多國家,擁有債務的市民比例越來越高,個人債務佔收入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同時,無論人們自己有沒有直接在金融市場投資,都越來越受其影響。

金融化的社會鼓勵人成為投資者,強調個人要為自己的財政狀況負責、承擔風險。現實中,雖然2008年的金融海嘯揭示過金融資本主義的問題,但在過去多年,銀行持續低息,有剩餘財富的人,不想自己的財產「蝕給通脹」,也變得有需要學習投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