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香港深度

專訪李立峯:港人對媒體整體信任度提高,不過,「信任」未必是一件好事

「做記者,本身就不是太現實(笑)。」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符雨欣

刊登於 2024-06-24

#新聞行業#記者#專訪#國家安全#社會運動#香港#新聞自由#李立峯#評論

端傳媒就「反修例運動五週年」有系列報導,此前已刊登第一篇:反修例運動五年,9個改頭換面的社運關鍵詞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最新報告6月17日剛出爐,顯示香港大眾對港媒的整體信任度較去年一下提升了十多個百分點,這個結果有些令人意外。

「英國那邊也問我要怎麼解讀這個數字」,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坐在辦公室裏,一如既往穿著白襯衫。他正在放大半年的學術假,在外地和香港之間來回。大辦公桌上堆滿了書、文件和雜物,我在他對面坐下,眼前是香港小說家張婉雯的散文集《參差杪》,他掃了一眼,嘗試將東西挪一挪,不過幾乎挪不動。

這份調查報告是由牛津大學統籌,共包括四十多個國家、地區,各地都使用同一份問卷,每年出一期報告。香港自2017年被納入,李立峯、陳志敏、陳萱庭三位學者一直負責問卷在香港的翻譯和更新,並撰寫當年的傳媒業重點事件與觀察。

對他來說,牛津大學的項目像「義務幫一點手」,他自己正在進行的最主要的項目,是追蹤研究2019年後香港新聞界的轉變。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2021年中至2022年初,《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相繼停止運作,前二者更被涉入國安案件。他和許多仍留在業內的記者做訪談,聊變化,並關注行業風險文化(risk culture)的建立與實踐。

雖然在「放假」,但李立峯還在《明報》上定期發文,他擅長根據手上大大小小項目收集來的、做完就「被放著」的數據,做些有意思的觀察和交叉分析,比如香港的新聞迴避情況、香港人的新聞參與,也談數碼化下主流媒體的「危機」、垃圾徵費的社會討論等。今年2月他接受「中國傳媒研究計劃」訪問,彼時23條立法將至,他談業界在應對上可能的掙扎與堅持。

講到風險,外界常常聯想到記者的自我審查。去年他出版大眾讀物《閱讀新聞: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在(現已關門的)見山書店介紹這本書,「要管理風險即是要冒險(take risk)」,而「審查」不是新聞工作者應對法律風險的唯一方式。

今年是反修例運動五週年、蘋果消失三週年,六四三十五週年;立場案審完而不斷延遲宣判,黎智英案則終於開審。繼《國安法》後,「23條」也在今年正式立法,不過事先張揚的《假新聞法》暫不立法。端傳媒和李立峯做了一次專訪,談這幾年新聞與受眾的關係、媒體與政治,以及行業生態變化。談為了「堅持」二字,此刻新聞工作者的心態,與「不現實」的追求。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