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紅三代KOL兔主席的香港論述,為何在簡體輿論圈走紅?
一邊聲稱「深入港人內心世界」,一邊斥港人為「政治巨嬰」,百萬粉絲的兔主席怎樣形塑內地人的香港觀感?
評論|
特朗普團隊的司法訴訟,究竟有沒有可能改變美國大選的結果?
在各個搖擺州提出的訴訟和有關選舉舞弊的指責,到目前為止都有何進展?
評論|
自嘲反諷還是加油鼓勁?——流行網絡的熱詞「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平台數據分析工具顯示,「打工人語錄」在10月中下旬突然在社交網絡刷屏,但它的起源則要追溯到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
評論|
傾聽民眾的聲音,民調夠用嗎?
這種基於統計學的規範化思維對民主有哪些深遠的影響?
評論|
夕岸:拉丁裔選民真的「跳票」了嗎?打破民主黨鐵票倉的迷思
當大選結果挑戰公眾直覺,人們就該更主動放下預判,去理解標籤下拉丁裔政治的鮮活經歷。
評論|
拜登上台後,美國會試圖重新成為世界警察嗎?
美國要重返國際組織,不能為重返而重返,而是要重奪領導權。
評論|
鄧聿文:中共未來五年對台確立新模式?
融合發展、經濟整合和武力威懾的兩手之間,誰是主要手段?
評論|
螞蟻上市折戟——「不合時宜」的馬雲,是如何引火燒身的?
螞蟻成長到今天,本身就是中國金融監管「漏洞百出」的結果,意外扶持了創新,但也培育出了一頭自己難以約束的「大象」。
評論|
特朗普被嚴重低估——美國總統大選,民調預測為何再次失常?
特朗普支持者害羞?說謊?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還是什麼?
評論|
美國2020總統大選:政治豪賭之後,拜登四年的未來
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的過渡,不過是歷史上的短暫一章。
評論|
鄭司律:放大美國大選結果,香港民間的孤注一擲與抗爭變奏
終歸,戰綫間的不平衡和扭曲,滋長不平衡和扭曲的反應。
評論|
民主的幻滅或時勢的必然?光環蛻去的昂山素姬迎來2020大選
2015年席捲全國贏得勝利的昂山素姬,在2020年面對的是更多的問題和崛起中的反對力量。
1
...
75
76
77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