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美國2020總統大選:政治豪賭之後,拜登四年的未來

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的過渡,不過是歷史上的短暫一章。
2020年3月8日,民主黨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在一個競選活動中致辭。
2020美國大選 美國 選舉

11月7日美國週六上午,選舉日結束四天之後,隨着美國各大媒體宣告拜登贏下賓夕法尼亞州,跨過了270張選舉人票的勝選數字,大選的結果終於出爐。

一如2020年其他的大事小事一樣,萬眾矚目的2020美國大選最終也沒有按照預定軌跡上演,反而是響應2020的整體節奏走向了最糟糕的混亂局面。雖然經歷了四天漫長的計票之後,特朗普(川普)在大選中敗下陣來,輸給了挑戰者喬·拜登,但先前民調和媒體預料的「藍色浪潮」卻並沒有出現。

最終結果顯示,拜登僅憑藉着在幾個搖擺州的險勝,在選舉人團中擊敗了現任總統特朗普,但他的勝利卻並沒有給國會民主黨人帶來任何選舉紅利。截止到目前,隨着幾個本被認為極度危險的共和黨參議員守住了自己的席位,民主黨奪回參院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

哪怕是原來被認為無比穩固的眾院多數,民主黨也不進反退,反而吐出了幾個在中期選舉中贏下的席位。在這個政治「超」極化的年代,若沒有國會兩院控制權的保駕護航,新總統的議程恐怕是要在出台之前就胎死腹中。

然而,不管怎麼說,成功重建「藍牆」(中西部鏽帶三州),贏下大選的拜登都證明了民主黨初選選民沒有看走眼。考慮到過去三任總統在無論何種經濟社會大環境下都贏下連任,過去一百年中也只有四位總統輸掉連任,拜登擊敗特朗普的意義不能被低估。

只是,混亂的選舉過程,分裂的美國,註定不會安穩的權力交接過程,加上捲土重來的疫情,都將給他帶來巨大考驗。不知道沉浮了政壇五十年之後,終於登上巔峰的拜登,能否帶領美利堅走出「分眾國」的窘境呢?

2020年11月7日,支持者在華盛頓觀看拜登勝利演說。
2020年11月7日,支持者在華盛頓觀看拜登勝利演說。

沒猜錯人,但民調似乎再度失誤

民調失準的直接結果,就是大選搏鬥遠比想像中的景象要激烈。

拜登除了在中西部取得的卓越戰果,還在美國南部的「陽光帶」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替民主黨拿下24年來在亞利桑那州的11張選舉人票。同時在南方的喬治亞州,雖然目前拜登只領先9千多票、0.2%個百分點,未來幾周內必然面臨選票重點等複雜程序,但仍有巨大可能贏下這個過去二十年的紅州。如果最後幾個搖擺州的結果和目前情況一致的話,拜登最終會拿到306張選舉人票,恰好比肩四年前的特朗普,不得不說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但是,選舉的結果似乎「證明」了,四年前低估了特朗普選民和支持度的民調,再次令人困惑。

進入大選之前,民調數據和兩黨內部的估量,普遍認為拜登將以較為巨大的優勢在選舉人團和普選票中擊敗特朗普。但從當前不完善的數據來看,今年民調的誤差程度甚至比四年前還要大。(當然,現在所有選票還沒有清點完,具體的偏差還無從得知)目前拜登在普選票中領先的幅度不過是約3個百分點左右(預計會隨着選票的清點而上漲),這只有選前民調的一半不到(8.4%)。而具體的搖擺州民調則更加偏離,比如佛羅里達就嚴重低估了特朗普的選民基礎。

民調失準的直接結果,就是大選搏鬥遠比想像中的景象要激烈。除了風向標佛羅里達之外,特朗普還輕鬆贏下了選前被認為是「勢均力敵」的俄亥俄和愛荷華,而在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和威斯康辛,特朗普都沒有如民調顯示的那樣被拜登「甩開」。

那麼民調為何在四年之後再度失準呢?如果說四年前還能用選舉形勢不穩定,民調未根據選民教育程度來調整取樣比例等理由來解釋的話,今年初步體現出來的問題是,民調無法準確地捕捉到特朗普的支持率和得票比。單純看拜登在民調中(無論在搖擺州還是全美範圍)的平均支持率和在具體州的得票比,其實和民調較為吻合。但由於民調低估了特朗普的潛在選民數量,所以片面誇大了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的差距。

2020年11月6日,特拉華州威爾明頓,拜登的支持者等待拜登發表勝利演說。
2020年11月6日,特拉華州威爾明頓,拜登的支持者等待拜登發表勝利演說。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特朗普的選民數量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低估,現在還很難有定論。過往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並不認同存在所謂的「隱藏的特朗普選民」(Shy Trump voter),現在看來這一現象可能是客觀存在的了。

只不過,這種選民無法被民調捕捉到,是否是因為特朗普選民不願吐露自己的真實政治立場(撒謊),還是因為他的基本盤不願主動回應民調詢問調查(Partisan Non-Response rate), 或者是因為今年大選有着史無前例的超高投票率讓民調所依賴的模型失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得出結論。

所以,特朗普確實有資格說民調「不靠譜」。即便是民調在18年中期選舉中表現得不錯,每當遇到特朗普時,就算是老牌中立的民調公司也只能敗下陣來。短期之內,民調的可靠程度和聲譽可能會遭遇「雪崩」。連續犯下錯誤的數據分析和民意調查行業,恐怕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和美國現實脱節的問題了。

農村更右,城市/城郊更左

恰恰相反,特朗普幾乎沒有丟失任何基本盤,反而是進一步刺激農村地區四年前沒有給他投票的新選民出來為他助威。

具體到本次大選的實際投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美國過去幾十年出現的社會大分裂,絲毫沒有擬合的跡象,反而是繼續再往極端方向發展。

四年前特朗普取勝的關鍵,在於他吸引了大量農村和白人藍領選民,這幫助他贏下了中西部的一票搖擺州。推出中西部藍領出身的前副總統拜登,是民主黨試圖通過他作為媒介,來贏回白人藍領和部分農村選民的心。

2020年11月5日,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簡報室講話後離開。
2020年11月5日,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簡報室講話後離開。

與此同時,蔓延全美,造成23萬人死亡的新冠疫情,似乎讓特朗普的基本盤有所動搖。他賴以為豪的王牌——美國經濟,也因為新冠疫情而毀於一旦。不少分析認為,特朗普必然像過往其他內外交困的總統一樣,走向慘敗。

然而選舉事實狠狠打臉了這種看法。恰恰相反,特朗普幾乎沒有丟失任何基本盤,反而是進一步刺激農村地區四年前沒有給他投票的新選民出來為他助威。在今年投票率超高、總票數預計會接近1億6千萬大關的大選中,特朗普反而提升了自己在大部分州的總票數,並創紀錄地拿到了超過七千萬的普選票。(奧巴馬在2008年創造的紀錄是69,498,516,今年兩人都打破紀錄,特朗普僅排在拜登之後)

特朗普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能夠最大化選民支持熱情的磁力,使得他幾乎完美復刻了四年前在農村地區的超強表現。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提升了自己在少數裔群體,特別是拉丁裔和非裔男性中的支持,這幫助他穩固了德克薩斯和佛羅里達。

外界通常認為特朗普偶爾流露的種族主義傾向和堅定反移民的立場會疏遠少數裔選民,現在看來似乎有所出入。特朗普政府強烈的「反共」策略似乎奏效了,其在拉丁裔中的超凡表現,並不只是局限於抗拒「社會主義」的古巴裔的迴流,還延伸到了以往穩定支持民主黨的德克薩斯州美墨邊境西裔選民當中——他在里奧格朗德河區(Rio Grande Valley)的表現,比四年前提升了一倍還不止。

這表明,人們對所謂「少數裔」族群的認識,以及其投票行為的理解,都需要做出調整。尤其是考慮到拉丁裔和民主黨最可靠的非裔選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族裔群體。拉丁裔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涵蓋了來自於不同拉美國家背景,不同社會階層和意識形態立場的一大群人。

特朗普這種反常的選情上漲,或許是因為這些居住於美墨邊境,往往已經是第三四代的西裔選民,大多是藍領階層並信仰天主教在社會議題上從來就持有保守的態度,並按照美國其他地方的極化和政黨同盟重組,而重新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特朗普喊了大半年的「法律和秩序」口號,也有可能是吸引到新少數裔選民的關鍵。

2020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喬治亞州阿特蘭大市一個競選活動中發表演說。
2020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喬治亞州阿特蘭大市一個競選活動中發表演說。

城郊和女性選民的怒吼

城郊選民對特朗普的憤怒,讓拜登在重要的搖擺州,像擠牙膏般擠出一個接一個的微弱勝利。

既然特朗普有這麼多利好,為何沒能連任呢?從選票上看,這是因為城郊選民,特別是城郊女性,真的極其「討厭」他。

傳統以來,全美各大城市的富裕城郊是共和黨票倉。然而共和黨近些年擁抱宗教文化保守勢力,已經讓這些選民有些離心離德,特朗普的上台更是加速了這一變化趨勢。2018年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正是乘着城郊選民的「暴動」奪回了眾議院。

然而到了2020年,民主黨卻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城郊選民固然討厭特朗普,卻並不一定完全就摒棄了其他共和黨候選人。他們選擇投票直接反對特朗普,而沒有再借助投票給民主黨國會候選人,來間接表達不滿。這可能也是為何民主黨在眾議院選舉的表現遠低於預期的原因。

但不管怎麼說,城郊選民對特朗普的憤怒,足以讓拜登在重要的搖擺州擠出一個接一個的微弱勝利。拜登在賓夕法尼亞、亞利桑那、密歇根、威斯康辛、乃至喬治亞的取勝關鍵,均源於他相比四年前希拉里·克林頓(希拉蕊·柯林頓)的表現,大幅提升了民主黨在城郊選區的支持率。

顯然,具體到每個州,拜登的勝選公式均不相同。比如在威斯康辛,拜登勝出除了靠壓低自己在密爾沃基城郊的失利幅度之外,同時還提高了麥迪遜和密爾沃基兩大城市的投票率。而在賓州,拜登則是憑藉着自己出生於賓州東北部的天然優勢,挽回了部分四年前倒戈到特朗普的同鄉,加上費城城郊的進一步左轉,才贏下了關鍵的基石州。

2020年1月27日,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前往參議院彈劾總統特朗普的審判程序。
2020年1月27日,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前往參議院彈劾總統特朗普的審判程序。

一波三折的過程

疫情觸發兩黨選民的投票習慣發生改變。

今年大選結果之所以花了幾天時間才最終揭曉結果,主要還是因為疫情影響之下激增的郵寄選票需要大量時間來清點核查。

疫情觸發兩黨選民的投票習慣發生改變。大批民主黨選民選擇以郵寄選票和提前投票的方式來投出自己的選票,而特朗普一再攻擊郵寄選票,稱其為舞弊温床,導致了共和黨選民拒絕這種投票方式,還是堅持了在選舉日當天傾巢出動。

投票方式的不同,給各州計票帶來巨大的挑戰。有些經驗豐富、程序完整的州,比如佛羅里達和俄亥俄,在收到選票的同時就開始審計選票並錄入系統,因此能夠在開票之後很公布結果。反觀賓夕法尼亞等州,則因為先前沒有處理郵寄選票的經驗,又受到州選舉法限制,只能在選舉日當天才開始清點數以百萬計的郵寄選票,使得這些州要花幾天時間才能出爐結果。

兩黨選民今年投票方式的差別,更是給這種緩慢計票的方式帶來了更多戲劇性。我們從事後的數據可以看出,在賓夕法尼亞等州,郵寄選票中,超過七成的選民投給了拜登,而選舉日當天的投票,則六成歸屬特朗普。

但是與俄亥俄、佛羅里達等州開票時先報提前投票和郵寄選票結果不同,賓夕法尼亞等州是先報選舉日當天的票。這也就是為何特朗普一開始在中西部藍牆三州建立了巨大的領先,而拜登則在開票伊始,在俄亥俄和佛羅里達看似一度領先。

最終,當所有選票都被統計完/接近完成之後,兩邊的結果發生了翻轉。特朗普輕鬆贏下了俄亥俄和佛羅里達,而拜登則在耐心地等待了四天之後,終於拿下了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並贏下大選。

2020年8月20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與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提名,成為民主黨總統選舉候選人。
2020年8月20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與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提名,成為民主黨總統選舉候選人。

未能兑現的藍潮,註定「悲劇」的總統任期?

沉浮國會數十年的拜登,相比前兩位總統能更好地處理和國會以及反對黨的關係,但美國政治的現實,讓大家對這一前景不容樂觀。

但是,拜登贏下大選、終結特朗普時代,卻不能沖淡美國政治社會極度分裂的現實。民主黨候選人在參眾兩院表現極其糟糕,交出了比預期大跌眼鏡的慘淡成績。雖然看來現在勉強守住了眾議院,但參議院大概率要留在共和黨手中,必然會給拜登和民主黨先前雄心勃勃的國內議程和政策主張,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在參議院層面,民主黨僅僅按部就班的拿下了科羅拉多和亞利桑那兩席,丟掉了深紅州的阿拉巴馬。然而在其他民主黨主攻的參院戰場,民主黨幾乎無一斬獲,尤其看似有很大機會的緬因州,也最終讓老牌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再度平穩過關。連緬因都沒有贏下,更不用提北卡,愛荷華和蒙大拿等這些對民主黨本來就不是那麼理想的選舉了。

現在,共和黨至少將在下屆國會的參院能保留50席,僅有喬治亞州的兩個參院席位要到明年一月的第二輪選舉決出結果。即便是拜登最終贏下了喬治亞,但民主黨想在一月份贏下這兩個參院席位的難度依然極大,因此大概率參院還是要被共和黨把控。缺少了參院這一環節,拜登的人事和司法任命都將遭遇空前的阻撓,其他自由派主張的法案更不用說,必然在國會卡殼。

同樣,在眾議院層面,本來信心滿滿能增加席位的民主黨,反而丟掉了不少在2018年翻轉的席位。現在看來,下屆國會中民主黨的眾議院多數優勢可能只剩下個位數,勢必影響到立法通過的困難程度。如此薄弱的席位優勢,更是讓共和黨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中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拿回眾院的控制權。

缺乏一個完全配合工作的國會會導致拜登一上任就成了「跛腳鴨」總統。國會共和黨人對他的阻撓,也許會讓他這四年一事無成。當然,沉浮國會數十年的拜登,相比前兩位總統能更好地處理和國會以及反對黨的關係,但美國政治的現實,讓大家對這一前景不容樂觀。

即便特朗普敗選,也並不代表「特朗普主義」就會消亡。特朗普遠不是美國當前社會問題的源頭,而是美國當前社會大分裂的集大成者。

2019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個活動場合發表演說後步離講台。
2019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個活動場合發表演說後步離講台。

今年大選結果出爐之後,不得不說的是,即便特朗普敗選,也並不代表「特朗普主義」就會消亡。超過7千萬美國人在四年之後,依然選擇認可這位非常規總統,說明特朗普遠不是美國當前社會問題的源頭,而是美國當前社會大分裂的集大成者。

特朗普本人吸引催動大量選民的超強能力,相信特朗普主義在未來都將是美國政壇,特別是共和黨內部的一個重要勢力。特朗普主打的經濟民粹主義、文化社會保守主義,或許還將會被不少共和黨人模仿。

對於拜登來說,同樣也是前路多艱。如何在社會空前分裂的情況下,帶領美利堅「分眾國」走出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的泥潭,將是未來幾年困擾這位政壇老將、總統新人的頭等大事。

「我們捍衛的是美國的民主自由」,無論是拜登支持者還是特朗普支持者,都相信自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而民主如何離開一場又一場孤注一擲的政治豪賭的處境,是未來的一大挑戰。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的過渡,不過是歷史上的短暫一章。2020大選之後,美國或許將從此不再「例外」,人們都需要更多反思在民主的理念和實踐上,也需要更多努力,去看見一個真實的美國。

(王浩嵐,旅美政治學人)

讀者評論 1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官方法院都未宣佈選舉結果,媒體就好鐘意自行宣佈結果,仲話「最終結果顯示」。(利申,不是川粉,支持lgbtq平權)

  2. 作者也太早判斷拜登勝出大選,還有法院訴訟在等著拜登

  3. 單純討厭川普而投下選舉人票 其餘不變

  4. 假如民主黨還是不正視川普背後有那麼多支持者,還是嘗試以一種貼標籤的傲慢去理解投票給川普的人,那麼拜登的當選的確會很短暫。

  5. 仔细想想就觉得,特朗普获得的支持来源与「农村包围城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祖当年煽动的那批人究竟是左翼还是右翼,我认为有必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相信在他们眼里,自己所代表的所谓「中国工农阶级」比其它所有阶级,乃至地球上所有其他国家的人都要高上一等;他们甚至可能会直接把后者当作劣等人来看待。而仅仅只是因为工人和农民向来被认为是弱势阶层就理所应当地被人们视为是左翼,这样的惯性思维实在有失偏颇。在我看来,说当年的这群人是有史以来最为狡猾和狠毒的右翼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始终未被解除,我想这样的历史总有一天还是会重演的——或许还是在中国,或许又会在美国。

  6. 基本上可以確定拜登普選票會贏到4%,5%6%也有機會,而眾議院事情預期是維持共和黨佔據但戰到要一月再由喬治亞州再選定勝負,作者很多判斷和評價都太只看已通報的選票數字了

  7. 作為一個帝國,國族意識沒有確定邊界,也許,那些中南美洲的經濟菁英,大多是白種人,與棕色的黑色的拉美普羅大眾是不同的,他們早就常把邁阿密當成度假購物的去處,移民過去,帶這他們右翼反改革反革命的意識,如同當年流亡的國民政府與國民黨人們,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成為反共的基督徒,共和黨的忠實群眾。我童年玩伴,小學同學就有一大票。小學同學與老師在加州開同學會。另一方面在亞利桑那州的西語系移民,卻是千辛萬苦渡河來的,美國西半部是內戰前夕美墨戰爭贏來的,對於他們,邊界像是強加在其上的東西。他們早就在美國經濟發展的體制裡頭,勞動了許多世代。他們的政治觀點不同。美國的內政無法擺脫帝國去了解。華盛頓在獨立的時代就已經向西瞭望,稱新國家為”our republican empire”。假如有一天中國也實行民主,你想那些被強加中國人身份的非漢人會如何?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在內亞殖民的帝國。

  8. 一個反社會自戀狂的笨蛋小丑能夠具有這樣的魅力,真是奇葩,讓人們,我是說有些知識背景與文明教養的人跌破眼鏡。除了被謊言洗腦的人之外,也許某些選民有這樣的目的:反抗東西兩岸菁英們的,讓他們難過。川普自豪自己引了少數族裔選票,稱共和黨成為工人階級黨,雖然言之過早,但未必不能成為共和黨擺脫所謂white grievance 黨的契機。美選民背景如此紛雜,在內閣制度國家早就是小黨林立,只有美國這種奇怪不太民主的民主制度,會有這些怪事。

  9. 作者连登来的吧🤭

  10. 中國是最大贏家

  11. 反对派的力量太强,拜登只能做一个守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