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大陸
政經、社會、人的故事,以最真實的視角深度報導中國。
聖誕歌單:香港人 say goodbye 的8種方式
恐懼,避難,不捨,憤怒⋯⋯終至流亡。香港人的離散在這些樂聲中可有結局,你同我說過幾多次:再見。
數字遊民:和工作一起旅行,是現代生活的解藥麼?
趁我們還沒忘記那個自由而開放的世界模樣
在大疫之年的中國鋌而走險!——五條人樂隊帶來的意外希望
「知道五條人之後,我想開啟一種新的人生。」
那個聲稱採訪到朱軍的記者,和他的「獵殺受害者」同盟
「他在姿態上並不是最張牙舞爪的,反而一直強調要看證據,要客觀。但最後矛頭都落在事件的受害者、弱勢方、訴求方那一面。」
評論|
阿拉伯之春十年:社會主義和自由民主失敗,而中國模式成功了?
如今整整十年過去,我們仍然無法很好地表述乃至理解阿拉伯之春,這比起它對我們今日世界極為深遠的影響來說,顯得太不平衡了。
評論|
內卷中國:習近平時代的「治理現代化」意味着什麼?
形式主義、反效果、低效⋯⋯就連中國國家監察部門都在公開文章中表示,要警惕國家治理日益出現的內卷化現象。
冷戰的航線:台灣與中國之間,被砲火反覆摺疊的群島
儘管兩岸停火已屆四十年,仍然有一部分的「台灣人」,可以單憑砲彈在空中的聲音,就能精準判斷它的種類和落點。
《一秒鐘》撤檔、刪減與低調公映:專屬於中國影迷的創傷式觀影體驗
《一秒鐘》不是第一部迫於審查壓力而遭到刪改的電影,它被刪減的經歷與故事內容卻產生了不言自明的互文。
女性抗爭者李翹楚: 「我有英雄情結,但我幻想的英雄是我自己」
男友許志永被捕後,她被監視居住四個月,並成長為一個抗爭者,開始批判男性抗爭者對女性抗爭的忽視。
中國人還有「不冷靜」離婚的權利麼?
從數據看「離婚冷靜期」的合理性。
評論|
「一審不判離」:中國基層法官的釋法考量如何阻礙離婚自由
法官們似乎更傾向於將要求離婚的女性和家暴行為人送回家,或者強制她們把自己藏起來,而非准許她們想要逃出不幸婚姻的司法訴求。
大灣區航空爭霸:香港會丟失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嗎?
「我承認大灣區的確會帶來好處,問題是,香港是否一定分享得到?」一個灣區,被規劃了三個國際樞紐機場,廣、深誰先跑贏香港?
1
...
129
130
131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