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戰爭
從「勝利日」到「恥辱日」:俄烏戰爭如何重置反法西斯勝利的記憶
(特約撰稿人吳言 發自明斯克) 5月9日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許多原蘇聯國家的法定節日「勝利日」,全稱為「紅軍和...
馬里烏波爾圍城戰 美聯社憑俄烏戰爭獨家報導摘下普立茲獎
「今天,身處現場採訪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否則,便不能捕捉面前的世界,雖然這是十分骯髒、困難、危險的工作。」
普京逮捕令的後續,和國際刑事法庭的理想與現實
「目前ICC仍在廣泛收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證據,非法轉移兒童的證據只是開始。」
土耳其大選現場|地震後大選前,敘利亞難民成為了「優先趕走」的對象
「我們的權利被系統性地侵犯了。無論我們走到哪裏,他們都像狗一樣對待我們。」
動員令後的大遷徙:俄羅斯人都逃到哪裡去了?|一分鐘數洞
有70萬至100萬俄羅斯人在宣布動員後的兩週內離開俄羅斯。
俄烏戰爭一周年|一紙動員令,讓他們決心離開俄羅斯
「離開之後,有時我仍會做噩夢,夢裡我又回到了俄軍服役。 但這次戰爭真的發生,人們死在那裡。」
評論|
習近平出訪莫斯科,北京對俄烏戰爭局勢會有多大影響力?
「聽中國人的話」,本質上並不存在於俄羅斯政治精英的詞彙列表裏。
俄烏開戰一年間,俄人權團體如何利用眾籌抵抗對反戰聲音的打壓?
對於交不起罰款的反戰人士,流亡海外的人權團體,眾籌平台是他們的救命繩索。
評論|
歷史、願望與事實:俄烏戰爭會重演朝鮮戰爭的結局麼?
「徹底勝利」並不是「持久和平」在概念上的先決條件,這大概是朝鮮戰爭的提示。然而這是否適用於當下的烏克蘭仍需進一步分析。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王臻明: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菲律賓呢?菲國的戰略角色與隱憂
日本與菲律賓的態度將左右美國介入的意願與能力;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幾乎已成共識,剩下的變數就是菲律賓。
評論|
「精英」失聲,「暴徒」崛起,冷漠依舊:開戰一年,俄羅斯發生了哪些變化?
民眾因反戰而被判刑,更惡毒的人登上權力的舞台。
1
...
15
16
17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