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戰爭
烏克蘭俘虜中國傭兵並發佈名單,我們從中讀出了甚麼信息?
端傳媒比對了名單上的中國傭兵資料和他們的社媒帳號。但155人名單遠未窮盡為俄羅斯參戰的全部中國公民。
曼德勒行記:內戰焦灼下的地震現場
「我們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怎麼了。」
十四年內戰終結,可敘利亞難民還在流亡|端聞 Podcast
身在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在哪兒,而我的心,時時刻刻都與敘利亞在一起。
為烏克蘭而戰的台灣人:民主自由,理想成就,與戰死異鄉後的未竟解答
「為什麼阿達堅持飛往遙遠歐洲,為烏克蘭打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
緬甸強震:軍政府或阻人道救援﹑中俄積極增加影響力
許多緬甸民間與流亡社群呼籲國際社會,援助應繞過軍政府或與軍政府有關的機構,以防物資落入軍方手中。
巴勒斯坦截肢男孩奪世界新聞攝影獎2025年度圖片
即使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即使它讓我們質疑我們所處的世界。
歐洲決定重新武裝,美歐關係發生什麼變化?|端聞 Podcast
歐洲的安全問題已經討論許久,但特朗普讓歐洲開始產生急迫感。
評論|
歐洲重新武裝的第一步:歐盟最新的防務白皮書說了什麼?
白皮書強調了七個關鍵領域的投資優先事項,包括空防、炮兵系統、無人機、軍事機動性、AI、量子技術、網絡戰和戰略支持。
賴清德「17條」後,北京提武力威脅調門有限,但強調貫徹習對台路線|Whatsnew
北京方面雖然不斷提到「紅線」或「斷然措施」,但實際上真要採取措施,會遇到很多困難。
生活在台灣的外國人:當烽火隱現,他們如何看待台海戰爭陰影?
「台灣是我的家,就像我的父親,他不願離開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房子,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軍費佔GDP比例多少才合理,圖說台灣國防預算是高還是低?
政府與社會必須開誠布公討論資源取捨,台灣是否願意為強化國防,犧牲其他領域的支出。
美國如停止軍援烏克蘭,歐洲真能獨自上戰場?
歐洲矢言「重新武裝」,填補美國可能留下的空缺。擴軍買武器全都是錢,錢從何來?
1
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