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戰爭
抖音、小紅書上的台灣青少年:當本土認同與中國社群媒體熱潮並行
在台灣青少年的世界,滑TikTok與小紅書仍是每日的「儀式」之一,他們都用中國社群App做什麼?
王臻明:2023年台海情勢可以做哪些推測?美中競爭有哪些隱憂?
中國正在有計畫地訓練解放軍的飛行員,熟悉台灣海峽的空域,以準備未來的戰事。
烏克蘭行記:「我們是歐洲最好的國家」,「我們是歐洲最差的國家」
城市的平靜和和平是兩回事。
梅復興:2022年台海軍事總評——中共「脅迫性」威脅,台美如何應對?
台灣不可能光靠一己之力長期抵禦中共軍事威脅,最合乎美台雙方戰略利益邏輯的,就是構建可恃的軍事分工。
族群、經濟、民主成就——哪些因素影響台灣人為台而戰的意願?
即使台灣人未必喜歡在現在的兵役制度下當兵、接受「教育召集」,然而就「意願」來說,台灣確實有推動全民防衛的空間。
宋承恩:為台灣民團發起簽署「不投降承諾書」進行辯證
「不投降承諾書」的用意在於面對真實安全風險,喚起全民的抵抗意志,並採取行動填補台灣的安全破口。
移英港人從暴漲的電費帳單,看到英國電力自由市場的成本
「生活成本壓力真的很實在。現在就看看新任首相會如何處理問題。」
俄國行記:一個戰爭中的社會,如何當作戰爭沒有發生?
彷彿這場戰爭是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而不是眼前這個國家已經親自下場。
評論|
【重磅】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美國能否分化中俄?俄羅斯是否終將厭倦對中國的依賴?而北京會否後悔對莫斯科的支持?一個當下牢固的中俄聯盟,與不確定的未來。
北溪管道襲擊六問:水底攻擊如何發生?深海襲擊誰有管轄權?
襲擊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然氣洩漏事故之一,也可能是「混合戰爭」升級的先聲。
史書《烏克蘭》:英語也寫,烏克蘭也寫,歷史學家浦洛基的書有什麼特別?
跟長久以來被俄羅斯/蘇聯所宰制的帝國敘事「直球對決」 。
評論|
亞歷山大·杜金對普京有多大影響力?:歐亞主義、俄羅斯帝國與「歷史的脈搏」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恰恰就是那些能給從來不讀書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1
...
16
17
1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