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性別
我所親歷的曼谷驕傲遊行,果真是性少數群體的高光時刻嗎?
「亞洲最LGBTQ+友好的國家」,可能不過粉紅經濟帶來的假象。
陳美華:台灣MeToo為什麼遲到?異性戀常規下的女性日常
「吃豆腐」的主詞是男人、動詞也是男人,豆腐/女人做為客體、受詞,還能談論主體性嗎?
「拗直治療」在香港:誰造就了同志基督徒的罪與苦?
「說改變性傾向是自願的,但為什麼他們會想改變自己的性傾向呢?」
彭仁郁:台版MeToo浪起後,我們如何跟上浪,可以一起走多遠?
性暴力不會因為這波MeToo運動而終結,但這是社會集體共同覺醒、深入了解性暴力複雜性的機會。
俄國記者車臣遇襲,她曾堅持報導當地LGBT集中營|Whatsnew
「我們永遠害怕想象的東西勝過害怕現實,其實當你被襲擊的時候,你根本來不及害怕。」
上海酷兒夜生活的迷幻影像
他們正在逃離一個不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環境。
台灣職場性騷擾:說出「我們不要這樣算了好不好」之前,你需要的底氣
如何在這波浪潮中,正視當事人的經驗,重新盤點制度的缺點與完善度,是這波浪潮中應該推進的重要工作。
陳宗元:在台灣,性騷擾及性侵害的困境是什麼,司法如何避免二次傷害?
在現實中,各單位在處理相關事件時,多為遮家醜而以各種方式勉強、勸服被害人息事寧人,導致被害人反而被體制所傷害。
書評:科學與知識生產,在認知月經上有什麼偏見?
在生育權利和生育正義尤為重要的今天,我們需要開始反思這些偏見。
評論|
從中國「老民運」到中國新一代行動者,八九後兩種政治觀與行動觀的迭代
孤膽英雄的時代逐漸落幕,每個人都需要成為自己的英雄的時代,已經開啓。
MeToo巨浪中,范雲贏得性騷官司:「性平是台灣未完成的進步運動」
「如果連我這種懂性騷擾法律定義的人去告,都告不贏,那這制度不是有問題嗎?」
她們剃了寸頭:「我有不美的自由」
脫美役的重點在於脱「役」。
1
...
16
17
18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