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馬騷(台譯:瘋馬秀),成立於1951年的法國艷舞俱樂部,在剛過去的九月底迎來了和韓國頂流女團 BLACKPINK 成員 Lisa 的合作,門票炒上上萬元一張,這位「女力代表」的偶像卻因為「自我性化」「性商品化」等爭議而在韓國和中國招致大批脫粉潮。主流網民、媒體認為瘋馬騷「不入流」,批評和抵制 Lisa 參演,前去觀騷的中國女星 Angelababy 等人也在中國輿論中遭遇抵制,被批評「為色情行業站台」。
網絡同時間也流傳大量騷場內圖片,和關於Lisa跟LV三公子的秘事傳聞,有人直指她為了嫁入西方豪門而要做這樣的表演。但不止裸露與性,種族問題和自由問題也成為爭議熱點:前者,「Lisa脫掉衣服就是東亞女人脫掉衣服」,「Lisa上騷是迎合西方對亞洲女性的凝視」等批評隨處可見;後者,支持的觀點認為Lisa 做的是自我選擇,彰顯時下女性應該具備的意志和勇氣,對這種觀點的反駁則指「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
總結看來,這場交叉了性別、種族、社會正義的輿論爭吵,主要有三種爭論方向:關於她本人的,是自我主張還是順應父權;關於她的影響,是讓東亞女性也能彰顯自主,還是讓東亞女性順應了白人男性的偏好;關於標社會正義,名人是否應該承擔維護社會正義的功能?此外,也有觀點提出,Lisa 的選擇鑲嵌在 K-pop 產業的轉型和職業困境中,對此應予以理解;甚至,關於女權和性權的主張之爭,也曾在這場爭辯中曇花一現。
但隨著中國輿論中對觀騷女星的舉報動作、還有「光明會」的陰謀論等出現,這場爭論逐漸走歪,在被打斷脈絡的網絡語境中,各種論點也未有足夠機會成熟發酵或形成對話。這無疑是頗為可惜的。為此,端傳媒組織這場對談,除討論以上「未完成」的問題外,也回到中國語境下輿論所面臨的現實。我們最後也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即無論是微小氣候還是宏大辯論,女性與女性主義是什麼關係?
本期對談嘉賓有四位,興趣點和研究背景包括性別研究、韓娛、音樂、酷兒、性教育、激進女權等。以下是她們的自我介紹。
唐凌:以社會學為藝術,反之亦然。英國公開大學社會學講師,牛津博士,獨立音樂人。研究領域:女權、酷兒、科技與勞動。
Tina:性別研究碩士,前媒體從業者,多年韓圈觀察者/博愛路人粉。
劉翀:英國利茲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博士研究生。關注青少年,性教育,與社會分層。
Yaya: 女權主義行動者; 脫性緣關係的激女;母系社會非官方榮譽推廣大使。
以下為對談節錄。
Girl crush
「韓流席捲東南亞以後,K-pop 裏這種非常同一化的審美形塑了「亞洲現代性」的一種想象。對泰國觀衆來說,這不是一種像白人、混血兒長相,而是像東亞、像日韓。」
端:Lisa 被稱為「Girl crush」女明星,代表「女力」「自信」,在她去瘋馬騷之前,大家對她的印象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