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銀幕內外尋找拉子身影:台灣90年代前後影史中的女同性戀再現

女同志什麼模樣?拉子與酷兒又有何異同嗎?這些各模各樣的身分與認同的再現,如何被理解、建構或想像、投射?

2019年5月25日,台灣,同性婚姻正式合法一天後,一對新婚女同性戀穿著婚紗參加婚宴。攝:Tyrone Siu/Reuters/達志影像

2019年5月25日,台灣,同性婚姻正式合法一天後,一對新婚女同性戀穿著婚紗參加婚宴。攝:Tyrone Siu/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陳韋臻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10-21

#LGBTQ#女同#台灣電影

1980、1990年代之交,彼時幼年的我以為自己很迷戀潘美辰。

潘美辰是誰?她是繼林良樂之後,當年走紅台灣的第二位中性女歌手。半長不短的頭髮、立體帥氣的臉龐與氣質,是我少不經事時母親問起喜歡的偶像,會脫口而出的人名──但其實追根究柢,我並不迷戀潘美辰。她的歌我一首都複誦不出,連專輯名稱都不知悉。

那是個沒有公眾女同性戀典範的年代。

年幼的我尚不明白,我的母親會驚愕於我的偶像並非異性。當時的我也絕對無法想像,她會在90年代被台灣新聞媒體偷拍曝光,成為女同性戀地下圈的代表性人物,而被媒體同步偷拍到的女同性戀者,因強迫曝光,而後選擇了自殺,如此致命。這種屢屢在檯面上遭遇強迫曝光的恐懼,幾乎影響了我之前一整代的女同志族群。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