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出版
獨立書店靠信念能贏嗎?他們在西班牙這樣做
傳統書店失勢?就在去年,獨立書店風吹遍西班牙,它們用心經營,在書業蕭條的冬天過後,呈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雜誌現場:佔空間,獨立雜誌游擊戰
一群年輕人的文化佔領計畫,替蕭條的台中舊城區注入一股清新活水,而他們推出的刊物,正是最佳見證者。
評論|
阿潑:在台北懷念香港書展
香港媒體看不到香港書展擁有的能量,台灣社會也無視書展能延伸的可能。沒有哪個媒體有興趣好好報導精采的座談,讓座談記錄可以被留下、發散,甚至滾動其他討論。
評論|
譚光磊:台北書展,如何成為國際版權交易平台?
撇開什麼「亞洲中心」的堂皇辭令不談,台北書展確實有資格成為一個國際版權交易的重要平台。
朱宥勳:張愛玲又出遺作?明星作家作為產業鏈的發動機
愛財也應取之有道,特別當你是從作家的才華之中賺錢時,至少得負起「對得起作家」的基本倫理責任吧。
評論|
傅月庵:數位閱讀陰影下的書展
20年滄海桑田,風雲變色,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怎麼了?夜色深沉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數位閱讀」威逼下無力掙扎的書展。
評論|
陳穎青:台北書展還能走多遠?
台北國際書展結束了,展後的台灣媒體評論全都是負面字眼。但就在開展的第二天,大陸著名的財經新聞媒體發了一篇長篇報導,盛讚書展,甚至及於會場外的「公民書展」。
評論|
富察:兩岸出版比較的尺度陷阱
如果我們希望台灣出版可以對中國有影響力的話,除了對出版自由的堅守和捍衛,也要做出小型市場的示範,凸顯在大一統的市場之外,還有各種在地化的可能。
評論|
胡慕情:我怕他們以命相搏,卻被迅速遺忘
面對洶湧的社會抗爭,只記錄下過程就可以嗎?抗爭中有哪些值得書寫?胡慕情在層層追問中,從一樁土地徵收案,梳理出台灣百年農地發展史。
巴黎,那些莎士比亞書店的Kitty
似乎是同一個故事在香港、台北、巴黎的不同版本,情意相似,而空間、文化相異⋯⋯貓兒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亦如是。
雜誌現場:無人知曉的桃園心事
你可能路過好多次,卻從不曾真正造訪它。《夭夭》說的是桃園,同時也是新世代青年如何改變故鄉的故事。
魔法城堡・船上書展
SAT 8/8 科學園魔法城堡 一家幾口趁周末踏單車到科學園是個很不錯的主意。今趟整個科學園更幻化成魔法城堡,...
1
...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