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俄烏開戰一年間,俄人權團體如何利用眾籌抵抗對反戰聲音的打壓?
對於交不起罰款的反戰人士,流亡海外的人權團體,眾籌平台是他們的救命繩索。
在成為公民之前,他首先是個「人」:台灣身心障礙者,離自立生活有多遠?
「在美國我是人,在日本我是障礙者,在台灣我是不明生物。」
習近平的新經濟團隊:軍工系出現,黨控制金融,改革派即將離場
以金融監管改革為重點的黨政機構改革會帶來什麼變化?親近市場的「改革派」官員還能在體制中存續嗎?
蔣萬安的第一個二二八(下):「蔣市長」道歉後,蔣家如何與台灣和解共生?
比起「道歉」,作為「台北市長」的蔣萬安,接下來將如何回應轉型正義課題,或許才該是社會關注的重點。
評論|
歷史、願望與事實:俄烏戰爭會重演朝鮮戰爭的結局麼?
「徹底勝利」並不是「持久和平」在概念上的先決條件,這大概是朝鮮戰爭的提示。然而這是否適用於當下的烏克蘭仍需進一步分析。
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哪些重要調整,釋放出什麼信號?|一分鐘數洞
無論是金融監管、科學技術部還是組建數據局,都是以「安全」出發。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判4.5個月——鄒幸彤︰我們用行動給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回答
這是首宗挑戰港區國安法、警方向外國代理人索取資料的權力的案件。到底香港和外國的外國代理人條款是如何誕生和執行?
評論|
誰是最「清白」的中國人?——出身論捲土重來,宗法社會還會遠嗎
出身論逐漸紮根,勢必要在「中國人」裏再區分出「清白」的中國人和「被污染」的中國人,正如核酸檢測也有陽性和陰性。
蔣萬安的第一個二二八(上):和解、衝場、拒同台,這天如何被紀念?
釐清二二八真相,對王家人很重要;無法確認真正的忌日,無法替父親作忌,一直是母親最深的遺憾。
中國總理李強,會成為民營經濟的守護者嗎?
以習近平親信立足的李強,在面對意識形態壓力時,能否守護住民營企業,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檢驗。
「永遠跟黨走」:中國民營企業仍在等待「希望的田野」
有人期待新總理能為人心惶惶的市場打一劑強心針;有人則悲觀道:誰能確定現在是一切的結束而不是開始?
評論|
恐怖片中的怪物女性:從被排除的他者,到「害怕就對了」
Monstrous feminine可以是一個真正的「婊子」嗎?
1
...
119
120
121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