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香港劇場人在台灣:粵語,政治,血脈,標籤⋯⋯我們怎樣moving on?
對台灣人來講,「我們是外來人,是胡人」,粵語是母語,也是自己作為「異族」所用的語言。
異鄉人:不被一己、不被屬於台灣的馬祖——在島嶼之間追問「我們」是誰
家母曾經說:媽媽說的話就是母語,但我的「母語」(馬祖福州話)一直停留在能簡單聽懂的程度而已。
致命的親密關係,被前任或伴侶殺死的香港女性|一分鐘數洞
被現任或前任伴侶謀殺的香港人中,女性佔了絕大多數。
評論|
王臻明: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菲律賓呢?菲國的戰略角色與隱憂
日本與菲律賓的態度將左右美國介入的意願與能力;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幾乎已成共識,剩下的變數就是菲律賓。
評論|
「精英」失聲,「暴徒」崛起,冷漠依舊:開戰一年,俄羅斯發生了哪些變化?
民眾因反戰而被判刑,更惡毒的人登上權力的舞台。
評論|
吳崑玉:俄烏戰爭一週年,有哪些戰略教訓?高科技武器為何無法終結戰事?
戰場上,時間卻與科技應用成果呈反比,甚至可說時間是高科技戰果的敵人。
香港立法會記錄不具名風波︰與涉侵犯人權的中國公司合作、徵詢程序被消失
「(主席)梁君彥說過很多次立法會不是橡皮圖章,那你要真的透過實際做的事,而不是口講一套,做一套。」
牢獄之災、道德負疚、親友反目:被俄烏戰爭裹挾的白俄羅斯人
「戰爭沒有勝利日,勝利日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憧憬。於烏克蘭是如此,於我們都是如此。」
台北大空襲電玩以外的歷史(下):時代進步後,如何看待「神明接炸彈」傳說?
再怎麼療癒人心的神明排除炸彈傳說,也免不了要面對終極的難題:以它們認識二戰美軍空襲史,還適合嗎?
影像:烏克蘭一週年
烽火下的血和淚。
俄烏戰爭一週年:數說兩軍傷亡情況,誰在援助烏克蘭,誰仍在支持俄羅斯?
疫情後,中國對俄羅斯經濟的貢獻更明顯。
1
...
120
121
122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