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metoo
律師常瑋平,一個不見容於國家的人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良知、熱愛和自己的專業,連這樣的人都不見容於這個國家,那肯定是國家錯了。
《花漾女子》:她面對的深淵三十年不變
竟然有人豆瓣留言說:「這個女導演兼編劇是睡了多少人讓這個片子先是金球四項提名然後奧斯卡五項提名?」
肖美麗事件:「港獨」圍獵與「性別恐怖主義」
「這是男權分子對敢於站出來指認公共空間中男性日常暴力的女性的公然報復,是嫁接父權國家意識形態的集體仇恨。」
評論|
《你好,李煥英》:是新一代的女性電影,還是年輕人的自我感動?
一個「俗套」的穿越故事,卻賺足了眼淚;導演賈玲未能完成的任務,觀眾卻替她完成了。
評論|
孫金昱:浪漫有罪?前媒體人馬金瑜遭家暴,為何要因詩和遠方飽受指責?
對浪漫愛的祛魅,有淪為新「女子防身術」的風險。
那個聲稱採訪到朱軍的記者,和他的「獵殺受害者」同盟
「他在姿態上並不是最張牙舞爪的,反而一直強調要看證據,要客觀。但最後矛頭都落在事件的受害者、弱勢方、訴求方那一面。」
評論|
從金基德之死說起:藝術神話下的道德豁免與性別暴力
肯定金基德的藝術價值沒有問題,但如果中文媒體一邊倒地這麼做,卻同時對他的暴行含糊其辭,這並不是一個嚴肅公正的態度。
金基德的金基德式結局:掩蓋了荒謬人生的更大荒謬
流亡,遺世,獨行,深入暗黑人性然後救贖⋯我們本以為通過他這座橋可前往某個應許之地,但到頭來橋就在我們腳下瓦解⋯⋯
法庭外的12小時,弦子訴朱軍案開庭首日
外賣小哥來到法院門口,舉起快餐向在場的人高喊:「誰是弦子的朋友?」「我們都是。」在場的人同聲道。
《最美逆行者》輿論翻車:當性別平等成為愛國網民的叛逆起點
一個陰謀論逐漸成型。
他們為被刪的文章存檔,卻可能因此面臨刑罰
陳玫和蔡偉是中國普通青年的縮影,做不了驚天動地的事,只堅持個人化的抵抗。什麼時候起,保存被審查刪除的文章,都成了一種罪?
獲凱撒獎引女星離席抗議:大導波蘭斯基有資格喊「我控訴!」嗎?
波蘭斯基更好的做法是在現實中提出對他指控的有效辯護證據,而不是假公濟私,甚至過猶不及地為自己製造潔癖式的代言形象。
1
...
6
7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