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metoo
後米兔時代,大陸高校的反性騷擾困局
「最初吃螃蟹的高校,壓力蠻大的。」有學者透露,「米兔前就有學校嘗試(反性騷擾),但在米兔之後不能做了,怕引起關注。」
端開麥:Depp vs Heard,如何影響對#Metoo的思考?ft.弦子、V太、喬瑟芬
邀請弦子、V太、喬瑟芬三位#Metoo運動的行動者和論述者,討論這次事件的廣泛內涵。
河瀨直美醜聞:日本導演接連出事,是 #MeToo 運動,還是政治陰謀?
《週刊文春》接連刊登日本導演的醜聞,在一片爭議聲中,討論的議題也從 #metoo 慢慢燒向其他領域。
日本名導#Metoo名單滾雪球:園子溫們的惡行,受害女星不敢出「戰」?
「利用自己的權力欺騙懷有夢想的人,這會讓更多人誤以為電影圈就是這樣的世界,對以真摯與熱情打造作品的人,是極大的失禮。 」
【互動頁面】被「獻祭」到網絡色情群組的中國女性
端傳媒臥底多個中文色情Telegram群組,發現一條條複雜又難以蒐證的產業鏈,受害女性要如何維權?
彭帥事件延燒,國際網壇有多大力量杯葛北京冬奧會?
中國網球人口和球場數量皆列世界前三。2019年,中國(聯合)舉辦的WTA賽事達9場,獎金總額3050萬美元。
黃雪琴:「哪有記者不發聲」
她堅持報導維權者、行動者,只是沒想到,步入了和他們類似的命運。
強尼.戴普的兩座獎杯:為何美國醜聞影人可以再走歐洲路?
歐洲對影人私德的寬容程度遠超好萊塢?面對取消文化的弊病,與名人家暴問題,時代祭出的是悲劇還是圈套?
中國職場性騷擾維權困境:「想到這事,就有『被命運扼住喉嚨』的窒息感」
性騷擾是如此的難以界定,從企業制度、社會輿論到法律法規,都存在著重重漏洞與令人絕望的漠視。
評論|
呂頻:吳亦凡的倒下,是女性自我改變的勝利
比吳這個人倒霉更長遠的效應,是女性權利共識的再次被推進,是男性權力共同體成員受到震懾,以及主流社會再一次確認女權的存在。
小端網絡觀察:吳亦凡事件後,中國網絡間的Girls help girls
「短短一夜,我們在網絡上進行了一場遊行。 我們肩並著肩振臂高呼,吶喊了自己的憤怒、訴說了自己的委屈,也給予彼此力量⋯⋯」
劉強東案未了,他們沒有忘記Jingyao
「因為我們的出現,整個法庭的氣氛都變了。」「在這個輿論吃人的時代,遙遠的情感支持是能稍稍幫忙抵禦一些風涼話的。」
1
...
5
6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