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紅帽」奮戰20年,反性騷擾走到目的地了嗎? 社運者常說「沒有死人,是過不了法案的。」但倘若沒有一些被忽略的個案累積的不滿能量,悲劇案件最多只有一天的壽命,無法成為引爆點。但另一個更殘酷的角度或許是:有時死了人,也不一定夠推過法案。
評論|釋昭慧:痛定思痛,解析佛門中的「結構性罪惡」 此時佛門最重要的課題,是痛定思痛,杜絕那些強化「尊卑意識」,且周而復始地透過日常生活與儀軌操作,而建構牢不可拔之「尊卑秩序」(特別是性別秩序)的「魔性訓練」!
評論|中國#MeToo大辯論:並非劉瑜導致撕裂,裂痕一直就在那裏 正如香港泛民主派內部存在複雜分野,中國的知識分子內部一旦涉及經濟與社會議題,也存在相對應的、甚至更複雜的分化。可以說,「自由派」內部早就「撕裂」過好幾次了。此次 #MeToo 運動中爆發的分歧,只是在女權的維度上將這些裂痕描畫得更加清晰。
評論|孫金昱:泛泛指責 #MeToo 是多數人的暴政,辜負了高高舉起的正義之旗 面對 #MeToo 運動中湧現出的案例,任何人都有權自由判斷,有權利質疑運動中出現的問題,但如果你的擔心只分給可能的被冤枉者,而對已知的壓迫視若無睹,就辜負了你高高舉起的「正義」旗幟。
評論|楊不歡:中國反性騷擾——舉報走不出校園,司法走不進校園 反性騷擾的道路上還需要面臨社會輿論的阻力,需要等待一個合理的追責機制,但從樂觀一面來看,校園裏那些勇敢的反性侵戰士們,可能已經為社會進步打開了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