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文學
倪匡宇宙中的香港流行前史:曾經今夜不設防,而今處處都設防
這些言論成為今日小粉紅們對他批判的理據。但要了解倪匡,其恐慌與明志,豈能碎片化地只憑幾個金句就做判斷?
憶倪匡晚年:沒人接得了倪匡的班
他南來香港這自由之地,乘上報業興盛時代的列車。他因香港給予的自由而寫出天馬行空的作品,他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開放報名】端Plus獨立記者工作坊:如何寫好故事、尋找支持、保障隱私安全?
此系列工作坊是端Plus週年第二場活動,旨在為獨立記者提供知識技能培訓和資源支持。
《愛,死亡與機器人》第三季:為何在科幻面前,人們容易忽略「愛」與「死」?
「大理石幻化成一個靈魂,孤獨航行在陌生的思想海洋。」
先行者胡台麗:人類學與台灣,她拿著筆記本,隻身進入無人知曉之境
胡台麗關於「我是誰」的漫長思索與回應,這也是所有台灣人,不論任何族群都會遇上的問題。
情調,還是冷感?一個台灣青年詩人的五四私記憶
誰的五四,為誰所擁有?在某個時間點,歷史已經加速走向歧路。我們所追憶的五四,乃被另一段集體記憶所複寫的五四。
五四文學遺產:我們講述農村,和魯迅寫「故鄉」,該有什麼不同嗎?
官媒幾乎看不到鄉村民衆的真實生活細節,很多人把記錄文字發表在網上。與魯迅的啓蒙知識分子視角相比,這些記錄不再停留於觀看。
「含撚」是屈辱,離開要內疚?19歲香港青年摘英詩大獎後,為何成為網絡熱話?
「我用一個香港人的身份、進入最高等的學府、用你最引以為傲的形式、拿到你們的國家詩獎,這有什麼卑躬屈膝的?」
猝逝無賴派作家西村賢太:知識黑道,低端人口,與貧窮的力量
得知獲文學大獎時他正想去風俗店,所謂無賴派,其實指的是窘境中把心一橫,墮入慾念最底層、隨便你怎樣的決絕。
鄭秉泓:朱天文首次執導,「文學朱家」在侯孝賢風格中
「在島嶼寫作」新一輯是朱天文首度執導的紀錄片,影迷不難發現榻榻米上對坐聊天的構圖充滿侯導色彩⋯⋯
烏克蘭猶太受難史中的詩與人:沉入烏克蘭的茫茫大雪,曾經的命運也是今日的?
「基輔女人」這首詩裡,是一個受盡酷刑的女性,詩人寫的時候,應該是害怕筆下殘酷文字,成為未來的預言⋯⋯
《修行》導演錢翔:婚姻在我們這個時代變成了一個問題
相信電影是集體創作,錢翔相信低成本電影可以找到自己的觀眾。
1
...
5
6
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