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他還年輕》觸到的「詩」:廣袤鄉野上,彷彿只孤立著一個吳晟⋯⋯

紀錄片中,屢次出現吳晟奮力整理樹林的身影,對我而言,那是最貼切的詩人本質⋯⋯

《他還年輕》觸到的「詩」:廣袤鄉野上,彷彿只孤立著一個吳晟⋯⋯
《他還年輕》劇照。

文學紀錄片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最新一部、林靖傑導演的《他還年輕》出爐,人們可以藉機回顧吳晟,這位台灣代表性的農民詩人,他單純又複雜的形象:一個是沉默、隱忍的耕作者;一個是憤怒、積極的抗爭者。

對台灣大眾而言,吳晟至少有兩個無法磨滅的印記。一是他的詩作〈負荷〉被選入國中課本長達四十年,影響深遠。詩作訴說身為父親,加班後不敢在外留戀晚霞或星空,急著回家看小孩的心情。

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有如你們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
繞著你們轉呀轉

生動意象,猶如朱自清〈背影〉的鏡面,提供青春期的叛逆學子一個反顧的角度,這角度也在日後得到證成:詩中所寫的孩子吳志寧長大成為歌手,以清朗的音樂重新詮釋這首詩,以及更多吳晟的詩作,給更年輕的一代琅琅傳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