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文學
戰火下的文學抉擇:烏克蘭的去俄化與身份認同重塑(上)
「我們不能假裝俄羅斯不存在。它存在,而且從哈爾科夫可以清楚地看到,距離我們只有40公里。」
評論|
瘂弦:吟唱華人流離命運,擱筆半世紀依然一代宗師
「人不過孤獨生存⋯⋯接受最壞的生活。我喜歡傾聽一切的崩潰之聲,連同我自己也在內的崩潰之聲。」
評論|
諾獎作家韓江:肉體即政治所在,「記住這一切」之艱難
韓江時常將韓國本身的政治創傷,放置在東亞的脈絡來處理,這些作品既屬於韓國、也不只是韓國。
【香港十年】筆訪鍾耀華:傷痛是曾經投身的證明,我想這些都是愛
「香港的故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已漸邊緣,全世界都忙著處理當下的危機。那也無相干,那就平凡地講,日常地講。」
評論|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古典名著改編為廢墟危樓
導演胡玫稱自己明知吃力不討好也要拋磚引玉,觀眾則說這部電影每看一秒都是煎熬,為何紅樓夢的最新改編失敗了?
讀梅窩、南涌地方書:香港記憶延伸到哪裡?|端聞 Podcast
《再現梅窩》和《南涌講古》如何紀錄香港歷史?
六作家讀孟若:容忍繼父性侵女兒事件後,我們如何閱讀一位文學「大師」?
「沒有什麼自我美化,可也談不上懺悔,就是一種直白的『我不行,做不到,離不開』的軟弱。」
諾獎得主孟若之女童年遭繼父性侵,如何引發文壇辯論?|端聞 Podcast
多年前就遭起訴的性侵案件,為何至今才進入公眾視野。
諾獎得主孟若之女揭開瘡疤:兒時遭繼父性侵,母親終生沉默|Whatsnew
往後,人們會以怎樣的方式來重讀孟若、她的文學又將如何被重新定位?
評論|
【書摘】《路徑》:人類學家如何看待「離散」的七種內涵、兩種邊界?
什麼是離散?
三代知識人談台灣禁書史:不能印、不能賣的書,被撕掉的書,永遠消聲匿跡的書
「如果知道了那樣的歷史,你還想要再來一遍嗎?」
評論|
在香港邊緣上的南涌和梅窩,外來人如何做一本地方書?
人們在鄉郊開展自己的事情,反而「很多東西不可以做」的城市,「顯得很脆弱」。
1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