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家庭
《新聞女王》與女性主義的誤讀,港劇熱播背後的道德虛無
多年之後,終於再有港劇成為話題,《新聞女王》走紅的背後存在怎樣的心理投射?
被兩地「驅逐」的人
金錢組成了一條河流,從台灣男性的皮夾、口袋流向媽媽的胸罩、皮靴,再通過數人的手,流到我們的手中。
計生時代的隱匿童年:在「黑戶」陰影中成長的一代,重新定義親人
如今,想到「family」這個詞,TA第一個想到的是朋友。未來,TA想要建立的家庭,也是與朋友們一起的,酷兒式的家庭。
台灣蒼白的產前教育,直到躺上產台,她才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生小孩」
身為產婦,她連該怎麼把寶寶生下來,事前幾乎沒有機會練習、也不知道從何練習起。
香港同志配偶住屋權的未竟之路:「如大家仍有希望,我便去承受」
香港劇變,同運漸趨低調,司法覆核申請人之一Nick卻決定首次出鏡受訪。
老去的中國:3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
中國老齡化的速度比其他國家更快,更嚴重的是——未富先老。
一條插喉餵食管,決定香港嚴重智障兒在哪裏渡餘生
「想將他們有的能力發揮得最盡,而不是將他有的能力壓到最低。」
包麗之死:戀愛中不能承受之重
親密關係中的精神虐待更加隱密,但造成的傷害不亞於身體虐待。
中國養老困局:當照護者也開始老去,她們如何承擔兩個「晚年」?
母親走後,衰老突然降臨。她記得姥姥曾和母親說,這就像割韭菜,割完上一茬就輪到下一茬了。蔡芳心想,現在是輪到我們這一茬了。
過去一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性別謀殺」
在中國大陸,親密關係謀殺常被「情感糾紛」「家庭糾紛」等詞掩蓋殺戮的殘酷性,將具有公共特徵的暴力行為私人化。
評論|
專訪學者陳效能:香港女性遭受暴力,很多時我們仍假設「家庭」很溫暖
每4名香港女性中,可能有1名曾在親密關係或家庭內遭遇暴力。
七問《給十九歲的我》爭議:世代、權益、教育和紀錄片倫理
一部紀錄片的程序及拍攝倫理引發全港討論,紀錄過程中哪些環節不應忽視?如何進入學生的世界,互相理解?
1
2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