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離散
31位離港攝影師 留下最後的香港影像
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遠去,不論是新生、是醒覺、或是夢想,一張張離散者的影像,以香港人共同的痛楚連結起來。
從英國、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會籌辦者在碰撞中相認
「割裂之後信心從哪裏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行動創造的。」
專訪商台《晴朗早晨全餐》前主持張子君:當在香港做時評要戴頭盔
「每次comment完之後,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話。」
陌生的台灣醫院——當獨居、雙老家庭的移台老年港人患病、入院
活了幾十年,求診、看病、住院,現在這些都要重新學習、適應。
評論|
為何很多男人不懂愛?讀bell hooks,想像另一種男性氣質
在愛的路途上,與其要做一個男人,不如做一個完整的人。
兩年半內,逾40萬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港,對香港造成什麼長遠影響?
當人口外移、出生率急跌、全面人口老化,將會為香港社會帶來一場完美風暴。
施明磊的海外流亡生活:重建日常,以更自由的姿態去抗爭
「政治犯家屬到了國外,很少有人能過正常人的生活,我說的正常人生活是當地人的生活,沒有恐懼的生活。」
後疫情時代的租住危機:我如何在歐洲親歷遷徙的窘境
在荷蘭,租房是要加價的——像拍賣場那樣不斷叫牌、競價。
流動的羈絆:我們在倫敦打機
突然之間,家人、同學、同事,都從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我學會和一班剛剛相識的人遊戲胡鬧,交織出新的聯結。
端小聚回顧: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香港味道究竟是什麼?跟我們的身份認同又有怎樣的聯繫?
端小聚預告: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報名活動,可以獲贈一本新聞電子書《異鄉尋味:離散港人與故土滋味》
香港公民社會解散潮一年︰當失去成為日常,他們頹廢、酗酒、躁鬱症復發
我無法再承受別人要離開、坐監、流亡。當我每次在社交場合見到人時,我便想吐、無法呼吸。
1
...
5
6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