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米蘭‧昆德拉:如何令期待「流亡異見作家」的政治道德人士失望

流亡者一旦在移居地定居下來,就必然跟原居地愈來愈遠;而正因這種跟原居地日漸強烈的距離感,流亡者也逐漸失去流亡意識。

作家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攝:Micheline Pelletier/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作家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攝:Micheline Pelletier/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鄧正健

刊登於 2023-07-17

#米蘭昆德拉#流亡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有三件事經常被人談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捷克流亡作家、不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昆德拉數日前逝世(2023.7.11),終年94歲,得享高壽,但人們對他的一般印象依然維持在他中年至初老的年紀,這跟他晚年深居簡出有關。他在世界文壇的聲譽依然停留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出版的時候,那已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也就是說,「昆德拉理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言論,也斷斷續續流傳多年,直至他近日辭世才戛然而止。

不過,不少人們對昆德拉的悼念之情,也包含了對他最終無法獲獎的遺憾;亦有人藉此指出諾貝爾文學獎的「虛妄」:不是所有偉大作家都需要用「獲獎」來證明他們的偉大。然而,這似乎又成為了昆德拉沒想像中那麼優秀的「反證」:不少人認為,昆德拉頂多只是風行一時的二流小說家,經不起時間考驗。

當下世界,我們需要這種虛無嗎?需要的,但並不是簡單的虛無。昆德拉的意義不在刻劃極權下的種種,而在於如何免於被任何形式的陳套政治或道德觀念所蒙蔽。

令要求作家「偉大」的讀者失望

文學獎考慮作家的政治立場,這是不能視而不見的現實。而昆德拉一直備受爭議的其中一點,也是他的政見。他生於捷克的共產主義時代,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被政權打壓,及後流亡法國,這一履歷恰恰是冷戰時代典型的流亡知識份子模式,不論是本國人民還是國外讀者,自然對昆德拉抱有「成為流亡異見作家」的期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