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離散
當魚蛋和奶茶擁抱樹熊:「香港製造」是一種紮根他鄉的方式
有些口味吃慣了,就難以改。「他們看到我們的產品,會和我們聊幾句,說不用擔心在澳洲買不到這些東西,或者要自己帶過來。」
帶上點心、奶茶和廣東菜離鄉別井,他們只能還原80%的香港
「我想讓他們感受香港的味道、香港餐、香港的鑊氣。我從腦海最深的地方,把兒時吃過的味道拉出來。」
大型社運創傷之後,他們在時代崩壞中如何自我療癒?
「我覺得這一代人會有一種迷失。不斷參加社運,但過後我們到底是誰?」
評論|
「香港故宮」屬於誰?:香港公共空間規劃的結構性矛盾與未來
在今日香港國安法敏感的政治氣氛和社會環境下,我們的公共空間又何去何從?
豪賭人生下半場:移民路上的中國中產
在這個國家,他們過去做過許多決定,每次都賭對了。他們本以為可以一勞永逸,誰知人生來到下半場,新的賭局又開始了。
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每一次移民、每一次遷移,都是很累、很耗時間和精力,香港人要重新適應。但大家都是無奈地離開。」
專訪陳健民︰在台不知歸期,從迷茫到接納,63歲的第二人生
「現在都有迷茫,但比較能正面去面對。方法是投入生活。」
護士為病逝者抹身︰疫戰裏的安魂曲,他們走得很孤單
「他們是挑錯死的時候。」
一場「針對三個民族的戰爭」,與三個國家普通人之間的連結
嘗試從戰場之外爭取俄羅斯與白羅斯普通人,迅速成為烏克蘭的重要策略。
情人節,我在台灣,她在香港:不論我們身處有形無形的監獄
看著同一個月亮,被同一個太陽滋養。異地戀既是我所選擇的安排,也相信在某時某刻我會了悟這個經歷的意義⋯⋯
專訪好青年荼毒室:沉默的一年,哲學還有甚麼用?
「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重塑香港人對人生的看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開催育的華人文化,她們在外國想像另一種無孩人生
她們發覺,在「子孫繞膝」﹑「共享天倫」以外,人生其實有更多的可能性。
1
...
6
7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