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濱口龍介專訪:改編村上春樹,拍私密空間裏的私密對話
「如果對話失去了溝通意義,我們就不得不強迫自己專注於他人的反應與情緒上。」
評論|
跨境獵殺港台藝人,中國市場這碗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對港台來說,中國娛樂市場的現實是什麼呢?
當香港電台不再鏗鏘,記者離場:不是不想堅持,是我們沒得再做了
曾經,她以為這樣在港台記錄時代,是可以做到老的——港台正從一間重視官民溝通、善於諷刺時弊的新聞機構,變成處處紅線的官媒。
飯圈清朗行動之下的粉絲們:「內娛糟透了,我們也都知道」
傳媒如今的口吻是「整治飯圈亂象」,與當年支持飯圈女孩出征已經截然不同。
被撤映的3部紀錄片講了什麼?FIRST青年電影展上的溫和與恐懼
三部被撤映的紀錄片其實都很温和,社會問題觀點並不激進,但依然被撤映,這其實是一種恐懼的表現,是對真實力量的畏懼?
評論|
忽敵忽友三十年:中國示好塔利班背後,民族國家的冷戰與阿國國民的缺席
阿富汗局勢中有美中巴俄等人格化了的國家,但諸神之戰中並沒有普通人。
卅年道具師全哥:香港在變,香港電影在變,但繼續爭口氣?
我好心痛,明明香港道具也能做到,怎麼不信自己?凡事不親力親為,會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中國醫生》也拯救不了的2021電影暑期檔
在觀眾仍有選擇權的情況下,花真金白銀去影院觀影最首要的需求是娛樂和休閒,不是受教育感受意識形態。
一切發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政治審查如何滲入香港文化界日常?
沒有人說明紅線到底劃在哪裏,新聞之外,更廣泛的政治審查正以未必可見的方式,「滲入」香港文化界的日常運作⋯⋯
專訪奧運射箭男團銀牌魏均珩:不需要閉上眼睛,也可以瞬間想像身在賽場
歷經多次的國際賽事證明,射箭已可說是台灣體育的傳統強項之一。但在場內場外,它依然是一個有些安靜的運動。
沒有奧運的澳門——「如果可以挑戰的話,我可能游得快一點」
一段充滿政治背景的歷史,澳門錯失了參與奧運的資格。無法登上體育賽事終極舞台的澳門運動員,如何看他們的未竟之路?
「教協」狹縫遭砲轟:香港公民社會如何面對潘朵拉的盒子?
教協本是極少數早就決定支持香港回歸的組織之一,也具有深厚的香港民間底質,但當2021年,一切無法想像的事情悉數出現⋯⋯
1
...
86
87
88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