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評論|
《白蛇2:青蛇劫起》:傳奇故事的改編歷程是一部女性馴化史
白蛇傳題材沉寂數年後,於近年再次復甦。《白蛇·緣起》及以續集《白蛇2:青蛇劫起》改動了女性在傳統故事裏的反叛位置。
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體育競爭與政治競爭是一回事嗎?
評論|
身體、國家與同性戀運動員:一份體育與政治的書單
在本屆賽事中,除了純粹的體育競技,有關性別、身體、國族認同與民族主義的爭議,也在輿論視野中不停閃現。
國罵為何有違體育精神?陳清晨事件反映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真正令人反感的,是一種無視體育精神的集體性格:崇尚優勝劣汰,純以勝負論英雄,對以人權為基礎的體育精神也缺乏細緻的體會⋯⋯
壓抑下的激情:今日的香港人抱著什麼心情看奧運?
在社會壓抑氛圍和疫情夾擊下的香港,人們都抱著什麼心態觀賽?從獎牌帶來的振奮能否成為港人的救贖?
在伍家朗的球衣背後,香港運動發展到底以誰為本?
香港羽毛球好手伍家朗因為一件球衣被捲入政治風波,結果奧運場上臨陣換新球衣,最終鎩羽而歸。誰該為此負上責任?
余英時:香港與新亞書院
就在過羅湖橋那一剎那,一個極為奇異的經驗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突然覺得頭上一鬆,整個人好像處於一種逍遙自在的狀態之中。
再見香港,你好台灣:柳廣成帶著漫畫過大海的理由只有一個⋯⋯
「你曾經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畫畫?」「有言論自由的地方。」「離開香港會讓你失去創作的土壤嗎?」「不會。」
台灣為何在東京奧運創下史上最佳成績?
截至8月5日為止,共有十一面獎牌落袋、多個競賽項目創下「隊史最佳」記錄。
評論|
李峻嶸:港隊奧運成績史上最佳,精英、職業與普及運動現狀如何?
「普及化」和「精英化」一樣,都是政府體育政策的方向。但普及文化建立的關鍵,已經不單純是體育政策了。
周保松:拔劍四顧心茫然──敬悼余英時先生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多歧路。余先生,謝謝您。
王汎森:偶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
史學名家余英時於8月1日辭世,享耆壽91歲。本文為台灣中研院院士王汎森2019年所寫作,回憶他向余英時問學的日子。
1
...
87
88
89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