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感的前世今生:在台灣,兩種「國」的故事 2020年的台灣大選,在中美貿易戰與香港抗爭不斷的局勢下,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在諸多因素的交會下,「亡國感」成為熱門關鍵字,選民對「國」的定義殊途,亦再次牽扯出台灣國家認同的深層矛盾,是未完的冷戰歷史在當今的一個複雜切面。
讀者來函:台灣,是否能給沉默的陸生一面連儂牆? 自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陸生選擇來台度過一段或長或短的青春歲月。他們在想什麼?來台灣後,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民主暢言的連儂牆下,是否能為陸生多留一副紙筆?
台灣記憶能全球圈粉嗎?《國際橋牌社》掙一次說故事的自由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大家喪失想像力和信心。至於中國因素,我們就把它當做理所當然;有什麼好講的?也不用抱怨。我就不相信『那個東西』會卡死我,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
民意如流水,國民黨專業政治人的失落與哀愁 「非典型」的韓國瑜與郭台銘天天攻佔鎂光燈,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的版面被嚴重稀釋,這些曾經是藍營明日之星的「老藍男」們,如今在浮沉的民意裡跑著龍套。他們何以繼續待在這場賽局?
尋租、被尋租、批判尋租,吳介民的生命母題 中國民工的工資成長遠遠跟不上經濟成長。吳介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東莞一家工廠附近,他遠遠看見到地溝裏「一堆白白的東西」,後來才知工人早餐時間太短、資方給的饅頭難以下嚥,民工索性邊上工邊吃邊丟,一地的白饅頭,是被剝削者的無聲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