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玩家」華為:在歐洲建構「高層關係」的中國企業 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前仆後繼努力「走出去」。打響「中國製造」的名頭後,它們中最成功的那些需要面對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如何「走進去」。與用性價比高的產品佔領市場同樣重要的,是懂得當地遊戲規則,以西方熟悉的操作和語言,改寫自己可疑的中國身分,逐步構建有利於自身的政商環境。華為正是嘗試「走進去」的中國企業中的一號玩家。
評論|沈榮欽:走過彎路,一生懸命──台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 回顧張忠謀的一生,他曾經被MIT博士班所拒,視為人生最大挫折,但是後來卻長期擔任MIT董事;他曾經醉心學術而不可得,最後卻以其對半導體產業的貢獻而獲得學術界至高的IEEE最高榮譽獎;他曾經夢想貢獻所學於汽車業,卻陰錯陽差成為半導體教父……
評論|沈榮欽:制裁中興背後──偷竊與保護技術的中美攻防戰 中國目前對技術的需求尤其殷切,因為這牽涉到中國的經濟成長是否能夠持續,以及對中國模式優越性的信心,如果中共對特朗普發起的經濟戰掉以輕心,一旦失敗,中國模式將無以為繼……
評論|香港政商系譜的嬗變──從尋租和利益最大化,到政治「義務」的展現 和殖民地時代不同,商業精英們現在面對多重政治博弈。過去,商業的目的相對直白,即追求利益和市場佔有率的最大化,而現在,商業精英在做投資決策和選擇政治立場時,有如走鋼索。